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写的服字
三四年工作经验的熟练工,至少12万欧元一年。

  在瑞典,这个数字接近20万欧元一年。

  徐腾还做了一个很特别的实验,将部分被裁撤的富有经验的工程师、技术工人派遣到中国,结果很有趣,这些人原先在意大利懒得让你无语,到了中国,大多数都能努力做满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这可能是因为失业经历的刺激,但更大程度上证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当你周围的社会,所有人都很勤奋时,你必然就得要跟上别人,当你周围的社会,所有人都很懒散时,你必然也会对自己更宽松。

  徐腾在瑞士的时间是有限的,来不及等梅嘉莉那边的事情谈妥,这就登机前往荷兰。

  上了飞机,徐腾还有很多事情要交代,要问清楚,在a340专机的二号机舱开了一个20分钟短会,各个部门的总裁、负责人全部到齐。

  会议刚结束,徐腾正和虞素云聊着明天在荷兰访问的行程安排,国机集团的韩永胜董事长忽然就推门进来,似乎有话要说。

  “对了……!”韩领导像是想了一下才想起来,“徐理事长,你下午在苏黎世不是和我说,有事情要商量吗?”

  “哦?哦……哦!”徐腾连说了三个哦字,每一次都是不同的音调儿,第一次是惊诧的,第二次是思索的,第三次是解脱和惊喜的。

  他终于想到一个事,可以和韩领导说一说,当然不是问这位领导还蹭多久的专机,大家都是同行,他还没有这么失礼。

  “还是你们要并购山高公司的事,前几天,老罗芬希纳董事和我说了一个事,他和山高集团的董事长戈恩茨先生是认识的,到荷兰以后,我们其实可以安排见面谈一次。您觉得怎么样?”徐腾能想到这个事也是不容易,当时只是晚餐时间,无意中聊到的。

  “好啊!”韩领导其实不抱太大的希望,他原先是川机的领导,后来调往攀钢任职,业绩上肯定是很优秀的,09年组建国机集团这家央字号机床巨头时,他还是花费了一些心思,最终如愿以偿。

  他的经历是有优势的,对机床工业和冶金领域都有很好的了解,很想在中国刀具产业领域有所突破。

  问题是选定的目标有点高了,也选错了国家,瑞典这个国家的企业其实是最难收购的,徐腾在欧洲收购企业上百次,在瑞典真是每次都如临大敌。

  韩领导此前跟着徐腾去瑞典考察,兴致冲冲到山高seco公司总部会谈,因为他此前和布鲁斯塔-戈恩茨董事长通过几次视频电话,对方总是对他们国机集团的国企身份比较介意。

  国企领导,干劲是真没话说。

  韩领导做了很多准备,甚至学了一个多月的瑞典语,就是为了在会晤过程中,通过展现自己的国机人魅力和热情,打消对方对中资国企和国机集团的疑虑……这都是中宣体的八股鸡汤励志文看多了。

  整个会晤过程非常悲剧,结果自然也悲剧。

  韩领导后续又继续找了几家瑞典的刀具企业,结果要么是他不满意,要么是人家无意被收购……怎么说呢,在瑞典,真正值得并购的刀具企业都属于山特维克系,连徐腾前几年,通过沃瑞克收购的那几家原本也属于山特维克的控股子公司,只是发展的不太好,才被放弃了。

  “就是见面谈一谈?”韩领导仔细一想,有点失望。

  “嗯,就是这个事。”徐腾攒了攒想法,决定多和韩领导说两句意思一下,毕竟是央企大客户,“其实,老韩,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