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何况,食铺要是真开起来,算是公产还是私产?不好说那。
“再等等吧,爹他最近挺忙,等清闲下来,不会忘了我的。”
“那,不如这样,你藤编技艺不成,就多到大哥那边走走,跟着大哥在廊檐下做活,多在爹面前晃晃,想来爹很快就能注意到你。”
“这个想法好,我明天就找大哥去。”
这几日,钟老爷子进进出出都能看到三儿子的身影,倒是提醒了他。一身好厨艺荒废,确实有点可惜。可怎么安排钟正礼,钟老爷子还没想好。
要是开个食肆,钟正礼当了大厨,掌柜不归他管,那身份上就很是说不过去,归他管,紧接着而来的问题便是一大堆。家里头可还有另外四个儿子,一碗水可能端不平,大面上至少要过得去。一个儿子都管上铺面了,其他人总不能都搁着不理吧?真要这么做,离家散也不远了。
钟老爷子闷头想了几天,也没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便决定跟童氏先商量商量。
“老婆子,老三学厨那么多年,放着不用有些可惜。我看他心还在这上面,总不能让他一直做些品相不佳的藤编吧?”
童氏抬起头来,有些拿不准:“你的意思是老三不好安排?”
“嗯,有些不好办。”钟老爷子简略说了说钟正礼面临的状况。
童氏想了想,没有直接说这事,反而转到别的话题上:“你上回用允许各房明面上置私产的好处,来打消他们对庆然拥有一座山头的不满,加上为庆和坊供货,每天都有铜钱入账,这才没闹起来。可实际上,这些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只是被眼前的利益给压了下去,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这种不满会慢慢积累,要是庆然每年收益不大还好说,若有大笔银子进账,想不眼红都难。”
这事,钟老爷子自然清楚,哪家都这样的,只是程度轻重不同罢了:“那你的意思是?”
“人心齐不了,人再多也没用。”童氏说的都是事实,她自己在还未分家时,也是差不多的想法,换做她,一样会产生不满。
童氏没有明说,那话外之音,钟老爷子却听出来了。他冷着一张脸,手紧紧握着烟杆,青筋都暴出来。
老大老四两人,性子比较直,关系也好,老二老三和老五三个,钟老爷子就有些把握不住。儿媳妇们虽各有心思,儿子们却表现得不明显。他也知道,家里人对他和童氏宠着庆然的事,早积累了一肚子怨言,可让他不这么做,他做不到。
还有进学堂的事,一样是家中的一根刺。家里那么多儿孙,就小儿子一人有这个殊荣,他们闷在心里不说,不代表他们就赞同。谁家没个儿子,谁没点望子成龙的想法?要不是去年把到年纪的孙子都送入族学,这个矛盾指不定今年就爆发了。
毕竟少吃点还能忍一忍,拦了子孙上进的道路,这可就是天大的一桩事。人的忍耐力总有限度,即便钟老爷子是一家之主,也不能一意孤行。他原就想着,若小儿子这次还中不了秀才,家里就不再供他了,以后还想走科举之路,就让他自己想法子。一家人供他一人,供了那么多年,也该够了。
想到这,钟老爷子也不由感叹,小儿子运气真心不错,不仅赶上好年头,还受了三孙子的福泽,得了个榜末的名次,别看成绩不怎样,好歹有了秀才的功名,他那房,徭役田赋都能免了,好处也不少呢。
今年这次乡试,钟老爷子并不指望钟正信能得中,以后怎样,就不好说了。
这些问题早就存在,现在都�
“再等等吧,爹他最近挺忙,等清闲下来,不会忘了我的。”
“那,不如这样,你藤编技艺不成,就多到大哥那边走走,跟着大哥在廊檐下做活,多在爹面前晃晃,想来爹很快就能注意到你。”
“这个想法好,我明天就找大哥去。”
这几日,钟老爷子进进出出都能看到三儿子的身影,倒是提醒了他。一身好厨艺荒废,确实有点可惜。可怎么安排钟正礼,钟老爷子还没想好。
要是开个食肆,钟正礼当了大厨,掌柜不归他管,那身份上就很是说不过去,归他管,紧接着而来的问题便是一大堆。家里头可还有另外四个儿子,一碗水可能端不平,大面上至少要过得去。一个儿子都管上铺面了,其他人总不能都搁着不理吧?真要这么做,离家散也不远了。
钟老爷子闷头想了几天,也没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便决定跟童氏先商量商量。
“老婆子,老三学厨那么多年,放着不用有些可惜。我看他心还在这上面,总不能让他一直做些品相不佳的藤编吧?”
童氏抬起头来,有些拿不准:“你的意思是老三不好安排?”
“嗯,有些不好办。”钟老爷子简略说了说钟正礼面临的状况。
童氏想了想,没有直接说这事,反而转到别的话题上:“你上回用允许各房明面上置私产的好处,来打消他们对庆然拥有一座山头的不满,加上为庆和坊供货,每天都有铜钱入账,这才没闹起来。可实际上,这些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只是被眼前的利益给压了下去,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这种不满会慢慢积累,要是庆然每年收益不大还好说,若有大笔银子进账,想不眼红都难。”
这事,钟老爷子自然清楚,哪家都这样的,只是程度轻重不同罢了:“那你的意思是?”
“人心齐不了,人再多也没用。”童氏说的都是事实,她自己在还未分家时,也是差不多的想法,换做她,一样会产生不满。
童氏没有明说,那话外之音,钟老爷子却听出来了。他冷着一张脸,手紧紧握着烟杆,青筋都暴出来。
老大老四两人,性子比较直,关系也好,老二老三和老五三个,钟老爷子就有些把握不住。儿媳妇们虽各有心思,儿子们却表现得不明显。他也知道,家里人对他和童氏宠着庆然的事,早积累了一肚子怨言,可让他不这么做,他做不到。
还有进学堂的事,一样是家中的一根刺。家里那么多儿孙,就小儿子一人有这个殊荣,他们闷在心里不说,不代表他们就赞同。谁家没个儿子,谁没点望子成龙的想法?要不是去年把到年纪的孙子都送入族学,这个矛盾指不定今年就爆发了。
毕竟少吃点还能忍一忍,拦了子孙上进的道路,这可就是天大的一桩事。人的忍耐力总有限度,即便钟老爷子是一家之主,也不能一意孤行。他原就想着,若小儿子这次还中不了秀才,家里就不再供他了,以后还想走科举之路,就让他自己想法子。一家人供他一人,供了那么多年,也该够了。
想到这,钟老爷子也不由感叹,小儿子运气真心不错,不仅赶上好年头,还受了三孙子的福泽,得了个榜末的名次,别看成绩不怎样,好歹有了秀才的功名,他那房,徭役田赋都能免了,好处也不少呢。
今年这次乡试,钟老爷子并不指望钟正信能得中,以后怎样,就不好说了。
这些问题早就存在,现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