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例了。这还不是最让他吃惊的,照现在情形推测,搞不好,红鳌虾能收两茬,这收入岂不是还得翻一番?

  钟庆竹心扑通扑通跳着,激动之情简直无法言说。这可是他第一次靠自己本事赚钱,有了这份收入,以后就不用担心家里断供,底气也能足一些。

  看着钟庆竹闪亮的眼睛,钟庆然心中了然。手里有钱的感觉,确实非常美妙。他也和钟庆竹一个想法,虾塘冬季保温做好了,没准真可能出产两季。

  钟庆然了解过,小龙虾繁育期比较长,这里的红鳌虾也有这个特性,要是到秋季还能产一批虾苗,这个想法便能得到实现。

  “你先别想得太美,我可以尽量减低红鳌虾病害,但也不能保证次次都会成功。”钟庆然实话实说,他可不想让钟庆竹空欢喜一场。

  “这个我晓得,做什么事都有风险,种田都有可能颗粒无收,更不用说新兴的红鳌虾养殖。”钟庆竹脸上还有着兴奋未消退的红晕,“我不怕,这点损失我还能承受,只要大多数时候没问题就成。”

  钟庆然叫人将虾塘水都放干,清理一遍,再暴晒撒石灰消毒,之后就能将虾苗放入大塘中养。这事负责照看虾塘的人,去年就做过一次,再来一回,更加得心应手。

  随着一批又一批红鳌虾被拉走,虾塘也一轮接着一轮被放干,又蓄水。考虑到时间有些长,只能每一家都先卖上个一两亩,将长大些的虾苗移入大塘中,稍后再均分到所有虾塘。

  红鳌虾繁殖能力很强,又是人工养殖,有着很好的照顾,虾苗成活率不低,加之去年留下的亲虾比较多,导致现在幼苗数量大大超过预期,目测至少是之前的好几倍。要是大部分都能成活,那秋末收获应该会相当大。

  见到如此情形,不说屁颠屁颠,不顾开始变烈的阳光,也要天天到虾塘转转的钟庆竹,就连经历过许多风霜的钟老爷子,也止不住丰收的喜悦。

  庆和坊是赚钱,可花钱的地方也多,总觉得手头银子不够用。再说,那是铺子,比不上田地收成让人来得心情舒畅。钟老爷子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这点上尤为明显。

  虾塘那也是土地的一种,钟老爷子不高兴才怪。

  最近忙着庆和坊和虾塘的事,钟老爷子一时间没有想起闲在家里的钟正礼。

  “当家的,你都在家快一个月了,爹就没给你个说法?”张氏抱着小儿子,满脸慈爱,可一想到家里没给她丈夫安排事做,就心里不是滋味,脸上也带出了点。

  不说张氏,其实钟正礼也有怨言,他知道再在鸿泰酒楼待着肯定不行,他为家里牺牲了自己利益,难道就是为了闲在家里发霉?他从小就学厨艺,农活倒是会干,可藤编之类,手艺就不咋样,学到现在,也比不上家里其他人,没银子进账的感觉,总让他心里空落落的。

  “要不,你自己去平阳县再找找?”张氏提议。

  钟正礼摇了摇头,说道:“这样不妥,咱家起来了,我再在别人手下当个二厨,有点丢家里的面子。一直在酒楼里做活还好,现在出来了,爹他应该不会同意我再找酒楼的活。再说,只要虾塘存在一天,我就不可能再去别的酒楼做事。”

  “那怎么办?你在灶上学了那么久,手艺还不错,就是去酒楼当个大厨都没多大问题,放弃岂不是很可惜?”张氏眼珠一转,“要不你去跟爹说说,让他出钱给你开个食肆?酒楼办不起,小一点的总行吧?”

  钟正礼早就想过这点,可他作为人子,却有些开不了口。村里头哪家都没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