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三国同盟(七)
��快要崩溃了。又哪里有余力对西伯利亚进行投资?</p>

  而等到真的崩溃之后,就更不用指望投资的事情了。</p>

  原来的历史上西伯利亚是等到苏俄掌权了之后,才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投资与开发。这个时代肯定是不用指望了,就连西伯利亚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中亚。</p>

  虽说中亚铁路早早的就已经通车,但实际上仅限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地区。至于较为次要的,比如说土库曼等地区,这完全不需要指望。</p>

  换而言之,整条铁路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的距离。是在中亚地区境内修筑的——————万幸的是,整个中亚地区几乎都是平原。就算是有些比较困难的地势也完全可以简单的绕过去。</p>

  也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铁路才能修入伊朗境内。</p>

  不然的话,想要修入伊朗境内。恐怕还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呢。</p>

  ——————————————————————————</p>

  尽管目前铁路才刚刚修入伊朗境内大概一百多公里的样子,不过乘着火车的感觉,还是令哈桑等人兴奋不已,毕竟这可是伊朗历史上第一条长程铁路——————现在伊朗境内虽然也有一些铁路,但是却没有一条长度超过一百公里的,当然,没算上现在的伊朗铁路。</p>

  “这些中国人的效率的确很高啊…”看了远不远处一列载满了工人还有钢轨的列车,坐在哈桑旁边的一个随员忍不住感慨的道。</p>

  这一路上,可是让他大开眼界,尤其是在最初乘车的地方,到处都是正在忙碌的中国工人。这些工人几乎可以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修出差不多一公里长的铁路来,这样的效率实在是令他忍不住叹为观止。</p>

  其实何止是他,就连哈桑也忍不住惊叹起来。只不过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哈桑总是要有些矜持才可以,所以表面上才没有显露出些什么来。</p>

  “接下来,恐怕还有值得我们去看的东西呢…”看着车窗外面飞速倒退的那些东西,哈桑轻声开口道。</p>

  这次他已经有了一种预感,那就是自己将会在中国大开眼界。</p>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随着代表团不断的深入,先是整个中亚地区最为繁华的城市阿斯塔纳。在那里,哈桑见识到了经过两年的时间发展之后,阿斯塔纳的最新变化。</p>

  虽然那里并没有像内地的,诸如上海或是天津等大城市一样的摩天建筑。但是零星的二十层高的建筑,还是让他们忍不住几乎把颈椎病给仰出来。</p>

  更何况那些最新修建的公路,和其他一系列现代化的设施。这些都是哪怕是在德黑兰也看不见的东西。</p>

  事实上现如今的阿斯塔纳也的确要比过去繁华了许多,这不仅是因为国社政府对这里的投资。更是因为大量内地百姓的迁入。</p>

  毕竟国内的土地兼并问题还是很严重的,之所以现在还没有被凸显出来。一方面是因为工业的发展,使得大量的劳动力可以到工厂里务工,其次就是农业税的减少,令相当一部分的农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p>

  而且尽管有相当一部分的黑心地主,依然维持着自己五成左右的租子,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些士绅做出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