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苦难王子频变故,乱世佳人归长安
就心生怜悯,解下缰绳,牵着小马去找母马,母马听到小马的声音,嘶叫的更欢,两匹公马听叫母马的叫声,以为是爱情信号,拼命奋蹄嘶叫,有一匹公马还挣脱缰绳,跑向马车,在母马脖子上嗅来嗅去。马夫怎么拉公马,公马就是不走,在母马身上蹭来蹭去。母马见小马来了,温顺了许多,就抬起马蹄,想要主人发号拉车,最后,车夫干脆将那匹公马也套上绳套,一起拉车,笑说:“员外,公马和母马一起拉车,应是最安全的。”老员外微笑点头,真娘和孙曦开心地争相上车,仆人们将两个孩子抱上马车,车夫轻轻地扬鞭,母马和公马并驾齐驱,拉着马车“嗒嗒嗒”地奔跑起来,小马在一旁跟着飞奔。真娘道:“这三匹马是一家,小马的娘、小马的爹、小马儿”。

  孙曦争辩说:“这匹公马不是小马的亲爹,小马出生后,爷爷才从十里铺村买的。”

  真娘天真地问:“既然不是小马的亲爹,公马为何要挣脱缰绳找母马呀?”

  孙曦道:“喜欢呗”。

  真娘拉着孙曦的手咯咯笑个不停,两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儿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想起真娘,孙曦脸上顿时漾起温暖的笑容。

  李光弼问:“孙曦,你在笑什么?”

  孙曦收敛笑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豁然开朗地说:“大人,你若能给我二百匹母马,再给我二百匹小马,我有办法让对岸史思明的骏马乖乖地来入赘。”

  李光弼闻言哈哈大笑,竖着大拇指道:“妙计,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呀,

  事成之后,本帅记你一等功。”

  孙曦带着几十个士兵去河阳城内外搜寻母马和小马,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从城中和附近的村子找到五百匹母马和二百多匹小马。

  李光弼命士兵们将所有的马崽拴在城门内的木桩上,将五百匹母马死拉硬拽到黄河北岸。然后,城中的士兵扬起鞭子抽打小马,离开母亲的小马们厉声嘶鸣,听见孩子们的呼救声,母马们开始嘶叫起来,鸣声震天。

  黄河对岸的公马们看到一群群美丽的雌马朝它们嘶鸣,兴奋起来,本能地回应着嘶叫起来,声音洪亮而热烈。不知哪个多情的骏马王子带头,忽然,史思明的骏马纷纷渡过黄河跑向北岸的母马,骏马们嘶鸣着奔向母马群,各自寻找自己钟情的姑娘,亲昵地嗅着母马们,讨好地表示自己的爱慕和温存。

  看着精彩奇异的一幕幕,孙曦捧腹大笑,笑出了眼泪,待公马们跑来个差不多了,让士兵数了数,多了一千多匹公马。孙曦汇报给李光弼,李光弼欣喜若狂,当即下令让将士们将这些母马连同史思明的一千匹骏马一起赶回河阳城。

  真娘望眼欲穿,终于盼来了大唐的使者。一个朔风呼啸,风沙茫茫的上午,以驸马苏发为首的使节团终于到达回纥汗庭。

  敦煌王李承寀献上了肃宗送给移地键登基为回纥大汗的贺表和礼物,绢三千匹、茶叶一千担,金银珠宝六箱,美酒一百坛。同时承认移地键的可汗之位,

  册封移地键为英义建功.毗伽可汗,移地键虽然看起来很傲慢,但对大唐丰厚的礼品和册封很是满意。

  李承寀交接完贺礼,代表大唐皇上提出请求:“请大汗准许宁国公主和胡姑娘回长安”。移地键白了眼李承寀道:“驸马,宁国公主可以回去,胡姑娘就不必了。”李承寀恳切地道:“叶护已获罪死,胡姑娘在回纥也没有寄托,胡姑娘母亲病重,思女心切,每日啼哭,眼睛都瞎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牟羽可汗仁慈宽厚,念大唐和回纥的世代交情,请可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