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
msp; 祖郎虽然山贼出身名声不大好,但归张绣帐下后却因宛陵一战声名大噪,威名自丹阳远扬江东各地。但江东之战结束后张绣却调任祖郎为小小的新都都尉,这倒不是因为张绣对祖郎有什么偏薄之见,而是确实需要这位与江东山越各部族有千丝万缕关联的泾县大帅做些特殊的事情。

  比如——担任新都郡都尉镇抚当地盘根错节的山越诸族,而事实也证明张绣用对了人。山越之乱爆发之时,却是山越占人口比重最高的新都郡没有任何的暴乱,连带着慑服了不少周边地区郡县的山越人。

  除了安抚山越部族,张绣对这位历史上屡次能杀败孙策的所谓“山贼”“杂将”也是抱了很大的期望。在归化山越的过程中,张绣更是授予了祖郎更大的职权,使其可依靠自身在丹阳郡以及山越诸部族中的威望,自行择选精壮之士并编练。

  最后编练成军,其主要组成部分仍是丹阳人,张绣便仍称其为丹阳兵。战前楚军分制,丹阳兵编入张绣中军八校尉的长水校尉部,祖郎即为楚国的长水校尉。

  至于后来的东吴名将徐盛,张绣也是授其自行编练士卒之权。徐盛也是多挑选了归服的山越人为部卒,并加以正统的训练。使得这群体格力量等同蛮人的壮汉们习得阵列之法,战力发掘到极致。

  这支彪军,被张绣别出心裁的命名为——解烦兵!既解君王之烦之意。

  解烦兵同属长水校尉部,徐盛资历年纪尚轻,便为祖郎副手。

  由丹阳兵和解烦兵两支精锐组成的奇兵,按陈宫的计策,绕行江南山林密集少人烟之地,目的只有一个,便是从后直捣吴军水军大寨!

  无论是丹阳兵还是解烦兵基本都是山民山越出身,徒步跋涉于深山密林之间对于他们轻松的犹如家常便饭一般,路上的熊虎野兽对于这些人只是打牙祭一般的存在,各种奇虫毒蛇更是不可多得的药材珍宝……

  最关键的一点,这些山越人和丹阳人和一般的江东士民不一样,却一直因受孙氏政策之害而是孙氏最坚定的反对者,于是不仅行动的保密性得以保证,作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是不用担心。

  破袭战毫无悬念,吴军水寨中一个能打的将领都没有,士卒也尽是老弱病残,不过两炷香的时间已经是被祖郎和徐盛两人领兵控制。

  老窝被端,主将战死,指挥不力,这场仗也只有老天爷能帮得上吴军了。可惜张绣的幕僚集团并没有预测错天气风向,直至战事结束也没有出现什么突如其来的大风大浪干扰了楚军的取胜。

  在吕蒙的周密指挥和身先士卒激励下,楚军水军完全将群龙无首的吴军战船逼压在了彭泽南湖水域,吴军被断了撤往柴桑水港的水路,前后又全是楚军,于是自相混乱。有奋力作战欲为蒋钦报仇者,这部分人多是江东籍,与张绣军国仇家恨。也有见势不妙请降者,这部分吴军多是新近招募的豫章籍人,又或者是原荆南水军,对于孙氏没有多少忠诚度。

  不论如何,胜负已定。彭泽一战,楚军斩首数千,生俘两万余吴军,缴获数百艘战船。吴军水军主力一战尽没……

  旗开得胜的张绣自然是对此役有功之臣大肆褒赏一番。太史慈虽然射杀了蒋钦,但因其擅自追击违反了军纪,功过相抵。陈宫运筹帷幄,当论首功。吕蒙临危受命,指挥得当,论为次功。因周瑜伤势略重,便暂代水师都督。再其次便是祖郎和徐盛二人的功劳,各自记下一笔,待战争结束再行封赏。

  二月初四,高顺部前军南渡过江。

  二月初七,楚军攻陷柴桑。

  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