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目光转向RB
sp;一直到70年代末期,日本的汽车等重工业产品,一直没有占据美国市场太大份额。
不过他们的运气不错,78年,伊朗爆发所谓的宗教革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交恶,80年,两伊战争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到来。
第二次石油危机是大危机,对很多人和国家来说却也是转机。
香港的包船王借此上岸,成功夺取英资九龙仓。
而日本则借此良机,成功地让更为轻巧省油便宜的日产汽车打入了西方世界,一度占据其一半以上市场。
日本汽车在美国等西方市场上的胜利仿佛是发令枪,紧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胜利:
机床、重型卡车和工程机械、家电、内存、电子游戏机,摩托车,液晶显示屏,等等,统统都取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胜利。
美国国内工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80年代初期,美国东北部大量汽车钢铁企业倒闭,工人大规模失业,该地区因此被称为“铁锈带”。
未来的2016年,将川普推上总统宝座的选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这条“铁锈带”,他们受够了美国本土工业被廉价的第三国产品摧毁的切身痛苦。
80年代这些工人以及背后的工会组织,同样发起了强大的斗争,并成功地将浪潮席卷全美。
美国政府也发现不对头,扶持日本是为了增加一个廉价商品供应商和高价商品倾销市场,现在却反过来了,日本已变成了攀附在自己身上的吸血鬼。
用一条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1985年,美国和日本的贸易逆差高达500亿美金,而这500亿占美国一年贸易总逆差的40。
也就是说,美国在世界上花100块买东西,其中40块是向日本买的。
别以为500亿美金不算多,当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仅有2644亿美金,而且这只是逆差额,不是总金额。
叔可忍婶不可忍!
尤其对于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的里根总统来说,为了确保美国的经济利益,向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动刀就是必要而且紧急的头等大事。
接下来就是广为人知的“广场协议”了。
很多人认为,日本是被迫签署广场协议的,这其实是个错误或者说不全面的理解。
先看广场协议的签约方,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联邦德国。
美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强逼着其他四个国家同时答应调整汇率。
明显亏本的事情,其他四个国家也不会答应啊。
原因就在于这四个国家,也想升值本国货币,至少觉得这么做总体不会亏。
当时日本的决策基于三点原因:1、如果不升值,美国肯定会采取贸易制裁措施,与其到时候扯破脸打官司,还不如主动退让;2、日元升值,可以解决国内钱荒问题,增加日元流动性,这可以促进国内生产发展;3、日元升值可以增加日元购买力,扩大日本内需市场和对外资本输出。
当然,针对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受挫,日本同样有应对方案:
首先日本企业的利润还是很高的,小幅度的升值影响不会太大;其次日本企业还有极大地提升生产率的可能,同样可以降低成本;最后,日本已经找到了一个庞大的价格更为低廉的生产代工地,那就是刚刚开放不久的中国。
&
不过他们的运气不错,78年,伊朗爆发所谓的宗教革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交恶,80年,两伊战争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到来。
第二次石油危机是大危机,对很多人和国家来说却也是转机。
香港的包船王借此上岸,成功夺取英资九龙仓。
而日本则借此良机,成功地让更为轻巧省油便宜的日产汽车打入了西方世界,一度占据其一半以上市场。
日本汽车在美国等西方市场上的胜利仿佛是发令枪,紧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胜利:
机床、重型卡车和工程机械、家电、内存、电子游戏机,摩托车,液晶显示屏,等等,统统都取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胜利。
美国国内工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80年代初期,美国东北部大量汽车钢铁企业倒闭,工人大规模失业,该地区因此被称为“铁锈带”。
未来的2016年,将川普推上总统宝座的选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这条“铁锈带”,他们受够了美国本土工业被廉价的第三国产品摧毁的切身痛苦。
80年代这些工人以及背后的工会组织,同样发起了强大的斗争,并成功地将浪潮席卷全美。
美国政府也发现不对头,扶持日本是为了增加一个廉价商品供应商和高价商品倾销市场,现在却反过来了,日本已变成了攀附在自己身上的吸血鬼。
用一条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1985年,美国和日本的贸易逆差高达500亿美金,而这500亿占美国一年贸易总逆差的40。
也就是说,美国在世界上花100块买东西,其中40块是向日本买的。
别以为500亿美金不算多,当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仅有2644亿美金,而且这只是逆差额,不是总金额。
叔可忍婶不可忍!
尤其对于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的里根总统来说,为了确保美国的经济利益,向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动刀就是必要而且紧急的头等大事。
接下来就是广为人知的“广场协议”了。
很多人认为,日本是被迫签署广场协议的,这其实是个错误或者说不全面的理解。
先看广场协议的签约方,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联邦德国。
美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强逼着其他四个国家同时答应调整汇率。
明显亏本的事情,其他四个国家也不会答应啊。
原因就在于这四个国家,也想升值本国货币,至少觉得这么做总体不会亏。
当时日本的决策基于三点原因:1、如果不升值,美国肯定会采取贸易制裁措施,与其到时候扯破脸打官司,还不如主动退让;2、日元升值,可以解决国内钱荒问题,增加日元流动性,这可以促进国内生产发展;3、日元升值可以增加日元购买力,扩大日本内需市场和对外资本输出。
当然,针对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受挫,日本同样有应对方案:
首先日本企业的利润还是很高的,小幅度的升值影响不会太大;其次日本企业还有极大地提升生产率的可能,同样可以降低成本;最后,日本已经找到了一个庞大的价格更为低廉的生产代工地,那就是刚刚开放不久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