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国策(四)
�力投入到通过努力劳动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上来,转移到提高自身素质以获取更高收入上来。整个社会在政府的引导和拉动下走上一种开拓进取的乐观状态,这样带来的价值是无穷的,而情绪本身会提高对于企业主对生产能力的投资,以及个人对自身素质,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整个社会就可以走上良性循环。”

  “农民呢?”许凡沉默半晌,突然转换了话题“工人有社会保障,有立法,有工会,有劳工部,那农民的权益如何保障?农民党的七千万户农民,每户二十亩土地的赎买计划你怎么看?十四亿亩土地买下来最多也就是一百多亿华元的事情,既然你这么有钱,是不是准备这么干了?”

  “他们的想法根本就是误国误民。”郑宇哼了一声“搞出七千万户巴掌大点土地的小农,永远挣扎在温饱线上,还要和天灾人祸做斗争,而且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牢牢吸附在土地上,这样的蠢事我不会干。现在有了这么多土地,国家工业又要大发展,农户的门槛按道理应该是一百亩。不过我们现在耕地有限,农业人口也实在多了点,所以先定在五十亩。但这个方式不能是强制性的赎买,否则你放心,从地方让到中枢,那些道貌岸然的官员议员们,搞不好又要大捞一笔。如何核定地价,再加上国家大政的旗号,这里边门道就多了。”

  “强制赎买对于有产者是不公平的,对农民中的先进生产力,有能力去致富的,又打击了积极性。这种简单粗暴的均贫富思想只要开了个头,就等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每当社会底层不满了,这个恶魔就会钻出来鼓动风潮。而有了这个先例和前科,有产者的安全感和对政府的信任感会大大下降,最后整个社会就会被导向一种投机泛滥的风气,在经济领域会充满投机思想和短期行为,赚了钱就会想到转移和隐匿资产,甚至移民。”

  “这不是一个着眼长期,真正有条件进行战略布局的政府应该采取的行为。”郑宇说道“当然,我不是说绝对不可以进行赎买,但强制性的赎买,至少对我们目前这个社会来说是不合适的。”

  “那你想怎么做?”

  “政策引导,经济刺激。”郑宇笑了笑“〖中〗国的乡绅,几千年来只知道土地,一贯重农抑商,经商也无非是借助政府的公权力窃取公共财富,再和政府分肥,对土地的经营也基本不会着眼于生产技术和生产资料的改良,而是单纯地放垦收租,逢到灾年再趁机囤积谋利,发印子钱,再多聚敛土地。这些人对社会没什么价值创造,只是单纯地财富再分配,把别人的钱想办法变成自己的钱。这种思想不得到改善,一切都是白搭。“帝国大兴工商,这些年涌现出了众多财阀,致富速度已经有目共睹,很多乡绅也开始活了心思,不单纯是买地和存银行。”郑宇说道“这一次帝国推出新的殖产兴业政策,加大优惠扶持力度,再加上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开支,政府投资示范,我想这些乡绅也会动起脑筋。只要他们愿意把土地上沉淀的资本转移到工商上来,我们就赢了。”

  许凡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你具体讲讲。”

  “除了上面这些措施,我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战前我们对二十亩以上的土地拥有者征收农业所得税,为了战备又加征了临时战争税,这一次,我要把战争税变成物业税,以五十亩为线,单户土地在此线以上的部分就需要缴纳近五年内收成总额百分之四的物业税,以下者免税,实际上就是每年收成的百分之二十都要交税,或者说,其实就是继续执行战时政策。这样一来,地主从土地上获取的收入就被大大削弱了。对于采取产业化农场经营,运作效率较高的农场主,我们按企业征收所得税,土地物业税统一按照近五年收成总额的百分之二缴纳,但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农业工人待遇政策,包括工资下限和税前利润分成比例。但对于以传统租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