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策(一)
的部分大约就是六亿华元,完全可以承担。另外,社保未来也不会一直由中枢承担,未来我会推出所得税改革,税收分成向地方倾斜,以利于地方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税收政策。

  地方的税收比例提升,自然也要把社保缴纳承担一部分,所以未来中枢的负担会逐渐降低。”“政府财税收入目前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1.5%,未来随着征税效率的提升,结构性减税并不会降低这一比例,更何况个人所得税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民收入达到征税水平而加速成长。随着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要逐步向福利社会倾斜,征税的税率自然也会逐步提升。”

  “我并不担心几十年后我们这个社会会被福利负担压垮,主要是我在设计制度的时候已经考虑得比较全面。”郑宇说道……,首先。我们的体制从理念上综合了德国的俾斯麦模式和英国的“济贫模式”国家强制的社会保障只保证失业者的基本生活所需,不会保证他们过上优越的生活,也不会等于工作所获的报酬。在强制保障之后,由社会化的保险体系提供额外保障,满足各种不同的灵活需求。”

  “其次,我们已经掌握住了整个东亚,未来还会进一步扩张控制力。

  凡是纳入我们体系之内的经济体,从贸易到工商业政策都要一致。

  换句话说,这些国家也要采取福利体系,有最低工资,失业保障,这就扼杀了这些国家人为压低工资来吸引资本提升生产力的捷径,迫使他们从属于我国的经济体系。而偏偏这些福利保障措施一定会受到这些国家的强烈欢迎。通过在这些卫星国建设〖民〗主宪政体制,他们的领导者不得不倾听民意,顺应民情,无法再通过铁腕强权牺牲几代人迅速完成工业积累,利用血汗工厂实现制造业转移。这对帝国有利对卫星国的国民们也是有利的。这是双赢。”“再次,社保本身不是存在银行的死钱。我们的社保,目前一半以上购买公债或存放央行,其余购买公司债,投资于分红稳定的国有银行和大企业集团未来开了股市,大规模发展公司债和金融债交易,社保也会是主要投资者之一,分享到国家快速发展的收益。”“最后,通货膨胀从长期来看是无法被消除的。”郑宇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的社保会有一个通胀挂钩机制,但实际上通胀的实际作用永远要大于表面上的统计数字……还是那句话,社保只是保障最低需求,目的是为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而不是为了满足国民好逸恶劳的需求。”“当然了,这里还有很多技术性问题。比如目前按照较低工资缴纳了社保金,但未来生活成本提升,保障程度提高,要偿付的时候可能保障的金额已经提升了,就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技术性的,充其量是精算问题,并不阻碍社保体系本身的存废。这方面俾斯麦是个好例子:他规定的退休金是七十岁之后领取,但问题是德国到底有多少工人能活到八九十岁?”许凡看着这人一脸诚恳,有些怅然地叹了口气:“你这是…”

  “我们当然不会像俾斯麦一样公开耍无赖,但余地是一定要打出来的。另外,通胀必须可控,福利程度的提升也要有保障,绝不能放任自流。”郑宇表情严肃地说道“另外,福利体制必须与适当的社会制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而不是阻碍社会发展。从罗马共和国的历史来看,高福利社会的崩溃往往会和〖民〗主制的畸形发展有关。如果〖民〗主过于媚俗,政府就会沦入惯于取悦民众,用短期利益收买民众的政客之手,最后把社会推向无节制的高福利低税收,然后越来越难以为继……………”“而在我规划…的蓝图平,帝国不会重蹈希腊罗马的覆辙,不会再走这样一条注定通往死亡的路径。”郑宇一边说一边注意着许凡的神色,见这人脸上依然平静,心中也笃定了下来“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人总是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病,而作为一个群体的民众,在某些力量的鼓动之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