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三教各别,仙道各别!
去,都不超过书中说那几样,无外‘名利’、‘饮食男女’、‘酒色财气’而已…”
听罢大师一席话,王平就大生感慨,叹道:“我说怎么和这道书一比较,就感觉丹书的说法有些怪怪的呢,原来,著书的‘神仙’们都有“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本事…”
“老衲早就说过,仙道截然两事,你自己不信,怪得了谁?”
闻言,魔僧就是一阵开怀大笑,笑够了,才解释道:“不光道士,儒生也是这样。比如后世儒教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有后来的‘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孔夫子有说过这样的话么?‘君要臣死,臣不死是谓不忠’,孟子有说过这的话么?所以说这依附圣贤、牵强附会、断章取义,曲解经意,是古今著书者们惯有的伎俩…”
听到这里,王平忽然就想起了陈撄宁夫子《仙学大义》中的一段内容…
…仙学传承至今,至少已有六千余年。据史料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广成子”。
或有问,既已六千余载,为何从历代祖师著述中难以求得?盖因古仙学虽有着其极悠久的历史,但限于历史的局限,或委托于巫术,或依附于宗教,或寄身于其他,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地位,特别是自东汉以后的近两千余年,修仙之士常隐藏于儒释道三教牌头之下,不能独立自成一家的学说,遂形成了有仙无学的局面。
试看《参同契》冠以《周易》之名;《悟真篇》又附老子之语,其实与《易经》、《道德经》毫无关系。后来如《仙佛同源》、《仙佛合宗》、《慧命经》等书,又将佛法拉入仙学之内,而佛教徒亦不肯承认。这班学仙的人,将儒释道三教之名词与义理混合组织,做成遮天盖地一个大圈套。彼等躲在此圈套中,秘密工作,务其实而讳其名。如此圆滑行藏,常常招惹儒教之排斥,释教之厌恶,甚至于道教徒亦根据老庄清静无为之旨,而拒之于门外。彼学仙者流,竟弄得东家不收,西家不纳,进退失据,左右为难。
此段,可为神仙家们依附圣贤,“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佐证。由此可见,仙家和道家确实是有区别,和儒释也扯不到一起。
魏伯阳自己也在文章里说:【大易、黄老、炉火】三道由一,俱出路径。枝路径归一,果实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
这话大意是说大易、黄老和炉火这三者都源于大道,但各自有自己的道路。这三者就好比树木的枝叶和果实的关系,虽形状不同,但本元都源于树根,观察枝叶果实的情形,就可以得知整个树木的情况。
魏伯阳真人早就告诉过我们:仙家只不过是借道家和医家的理论来隐秘的阐述自己的方法技术而已。虽然,两家的道理,有相通之处,但走的,确实是不同的路线。
两家既然不是同一路线,那么,拿道经来检验丹书,就好像拿鸭子来验证鸭嘴兽一样,就只能证明它们确实不同,却不能拿鸭子的特征来证明鸭嘴兽不存在…
这个疑惑解决了,王平又产生了新的疑惑,既然不能拿道家来验证仙家,那又将如何验证呢?又将如何发现仙家们隐藏在儒释道三教之名词与义理之下的真正的修炼技术呢?
毫无疑问,这是个高难度的问题。
张紫阳说:未遇真师莫强猜。对这样的说法,有很多的聪明人都表示不屑,他们认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天下就没有搞不明白的事情。
但是结果很遗憾,被朱元璋誉为“圣人”的朱熹老先生和“文通万国、学超三教”的胡适博士,都可以证明张紫阳没说假话。
听罢大师一席话,王平就大生感慨,叹道:“我说怎么和这道书一比较,就感觉丹书的说法有些怪怪的呢,原来,著书的‘神仙’们都有“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本事…”
“老衲早就说过,仙道截然两事,你自己不信,怪得了谁?”
闻言,魔僧就是一阵开怀大笑,笑够了,才解释道:“不光道士,儒生也是这样。比如后世儒教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有后来的‘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孔夫子有说过这样的话么?‘君要臣死,臣不死是谓不忠’,孟子有说过这的话么?所以说这依附圣贤、牵强附会、断章取义,曲解经意,是古今著书者们惯有的伎俩…”
听到这里,王平忽然就想起了陈撄宁夫子《仙学大义》中的一段内容…
…仙学传承至今,至少已有六千余年。据史料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广成子”。
或有问,既已六千余载,为何从历代祖师著述中难以求得?盖因古仙学虽有着其极悠久的历史,但限于历史的局限,或委托于巫术,或依附于宗教,或寄身于其他,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地位,特别是自东汉以后的近两千余年,修仙之士常隐藏于儒释道三教牌头之下,不能独立自成一家的学说,遂形成了有仙无学的局面。
试看《参同契》冠以《周易》之名;《悟真篇》又附老子之语,其实与《易经》、《道德经》毫无关系。后来如《仙佛同源》、《仙佛合宗》、《慧命经》等书,又将佛法拉入仙学之内,而佛教徒亦不肯承认。这班学仙的人,将儒释道三教之名词与义理混合组织,做成遮天盖地一个大圈套。彼等躲在此圈套中,秘密工作,务其实而讳其名。如此圆滑行藏,常常招惹儒教之排斥,释教之厌恶,甚至于道教徒亦根据老庄清静无为之旨,而拒之于门外。彼学仙者流,竟弄得东家不收,西家不纳,进退失据,左右为难。
此段,可为神仙家们依附圣贤,“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佐证。由此可见,仙家和道家确实是有区别,和儒释也扯不到一起。
魏伯阳自己也在文章里说:【大易、黄老、炉火】三道由一,俱出路径。枝路径归一,果实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
这话大意是说大易、黄老和炉火这三者都源于大道,但各自有自己的道路。这三者就好比树木的枝叶和果实的关系,虽形状不同,但本元都源于树根,观察枝叶果实的情形,就可以得知整个树木的情况。
魏伯阳真人早就告诉过我们:仙家只不过是借道家和医家的理论来隐秘的阐述自己的方法技术而已。虽然,两家的道理,有相通之处,但走的,确实是不同的路线。
两家既然不是同一路线,那么,拿道经来检验丹书,就好像拿鸭子来验证鸭嘴兽一样,就只能证明它们确实不同,却不能拿鸭子的特征来证明鸭嘴兽不存在…
这个疑惑解决了,王平又产生了新的疑惑,既然不能拿道家来验证仙家,那又将如何验证呢?又将如何发现仙家们隐藏在儒释道三教之名词与义理之下的真正的修炼技术呢?
毫无疑问,这是个高难度的问题。
张紫阳说:未遇真师莫强猜。对这样的说法,有很多的聪明人都表示不屑,他们认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天下就没有搞不明白的事情。
但是结果很遗憾,被朱元璋誉为“圣人”的朱熹老先生和“文通万国、学超三教”的胡适博士,都可以证明张紫阳没说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