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么跳槽,这就是她当年夜夜两点入睡,考上重点名牌大学的价值。而这价值

  还有贬值的趋势。对于一个年过三十,没有硕士文凭,已经生过孩子的女人

  来说,对于那么多外地小年轻虎视眈眈盯着的大都市的所谓白领阶层来说,

  她都快摇摇欲坠了。就这3500块,还得努力拼搏,加班加点是常事。

  苏淳好点儿。苏淳学的是船舶专业,现在在船厂工作,搞技术,一年拿

  到手,总有7万出头。虽然在这个国际都市中,满眼都是世界500强进驻,

  南京路都不允许民族品牌露脸的地方,这个收入不高,但看在稳定的份儿上,

  海萍并不能说什么。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漂泊,另一个,最少能保住饭碗,

  这是海萍对生活的要求。

  于是,他们俩,两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工作了七八年后,每个月如

  果不吃不喝不消费,省下所有的钱,可以在这座大都会的郊区,买一平方米

  的房子。

  但因为人得活着,孩子得养着,你得和周围的人交际着,物价还天天涨

  着,所以,两个人即使再省,也大约只能省出1/3个平米的房子。

  照此推算,如果海萍不被裁员,一直这么平稳,苏淳没有变故,每年涨

  一点工资。双方父母托老天的福,没病没灾,孩子受上帝保佑,平平安安的

  话,那么,海萍和苏淳,在未来的300个月里,可以买得起一套100平方米

  建筑面积,80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房屋。

  300个月,一年12个月,也就是说,未来的25年,直到海萍退休,他们

  终于可以在这个城市里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这是一种物理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得排除一切外力,处于一种理想状态,

  没有风吹,没有摩擦,没有空气,什么都没有。意思就是,钞票不贬值,国

  家教育不收费,看病不花钱,老人不需要供养,不发生任何意外。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海萍悲观地想,要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个家,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究竟在奋斗什么?

  海萍突然决定不再等待。尽管房价还像三级跳那样一天一次刷新,每个

  月都勇攀新高,而在自己的存款离首期尚有太大距离的时候,毅然决定买房

  子,是因为儿子的一句话。

  海萍回家了,回家看儿子去。这是海萍每年心情最愉悦的时候。临行前

  的几晚,海萍跟打足了气的皮球一样,顶着一天上班的疲劳依旧亢奋地逛各

  个小店铺,把吃的、玩的、穿的、用的,一样一样肩挑手拎地往小屋搬。

  “我要看儿子了!嘻嘻!”海萍手捧小衣服,无限喜悦,语调都轻快一些。

  在国庆长假前的一个半月里每天念叨数次,然后临睡前会在已经洗过水的新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