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凶相毕露
�:“是隆基那小子。”对这个侄儿,她也很欣赏,一提起来就是小子长小子短的,很是亲昵。
只是,天意弄人,他们两人都是雄心勃勃的人物,只有一个能成功。
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主!
“公主仁慈,不忍兄妹之情,可否忍得姑侄之情?”窦怀贞的眼睛睁大了,很是紧张的盯着太平公主。
这是关键时刻,太平公主一句话,就是腥风血雨,窦怀贞尽管早就想好了,仍是不免心头狂跳,能清晰的听见怦怦的心跳声。
“舍得如何?不忍又如何?”太平公主并没有马上作答,而是反问一句。
窦怀贞忍着心跳道:“若是公主不忍心,臣也无能为力。若是公主以大局为重,以天下为重,臣方可着手进行此事!公主如何决断,还请给臣一个准信。若公主甘为人臣,臣自当无异议。若公主以天下为重,臣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你的一石二鸟之计就是从隆基身上着手?”太平公主问道。
“公主英明!”窦怀贞承认道:“皇上喜欢太子,也倚重太子。要是突然之间,太子没了,皇上倚靠谁去?皇上看重亲情,这对他的打击必然很大,很可能是万念俱灰。皇上虽有几个儿子,可是,只有太子政才卓越,其他几个儿子皆是庸才,没有了李隆基,谁还能与公主争天下?即使皇上不传位给公主,传给其他的儿子,公主也可以把持朝政,治理天下。”
要是李隆基死了,在皇位的争夺上,太平公主就没有了对手。睿宗那几个儿子,皆是庸才,就算他们坐上了皇位又能怎么样?以太平公主的势力,要掌控朝政,还不是易如反掌?
这事太有吸引力了,太平公主的脸上泛起了红光,胸口急剧起伏,呼吸粗重,眼里厉芒四射,久久没有说话。
窦怀贞知道她是在权衡得失,这已到了关键时候,只是静静的等待,也不催促。
时间在无声中流逝,窦怀贞感觉特别压抑,一颗心快从胸腔里蹦出来。
终于,太平公主平静下来了:“你打算如何做?”
窦怀贞的压抑感顿消,知道她已经有了决断,忙道:“公主,太子一身好武艺,进出都有陈再荣这些武艺高强之士护卫,要想行刺,那是不可能。再说了,即使行刺成功,动静这么大,谁个不知?查探凶手的呼声日高,皇上也会下旨缉拿凶手,难免没有水落石出的时候。至那时,公主必成众矢之的,此事不能为。”
太平公主不太同意他这话:“我就不能仿效去年,再来一个宫变?”
窦怀贞摇头道:“公主,以臣愚见,此一时,彼一时。要是在吐蕃一战之前进行宫变,成功的可能还比较大。现在嘛,不会成功了。皇上的声望如此之高,会有人跟着公主蹈不测之渊?”
吐蕃一战,睿宗已经由无能之君变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圣君雄主,谁会反对明君圣主呢?
太平公主哑口无言,窦怀贞接着道:“臣结识一位奇人,善长胡人之术,能在让人毫无查觉的情况下,置人于死地。公主请想,要是太子无疾而终,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到那时,公主只需要去太子府上大哭一场,最好是哭得晕了过去,痛不欲生,谁还会怀疑公主?
“皇上必然是万念俱灰,公主趁势而起,这天下还不是公主的天下?”
美妙的前景已经给他描绘出来了,只是太平公主却出奇的平静:“人在哪里?”
只是,天意弄人,他们两人都是雄心勃勃的人物,只有一个能成功。
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主!
“公主仁慈,不忍兄妹之情,可否忍得姑侄之情?”窦怀贞的眼睛睁大了,很是紧张的盯着太平公主。
这是关键时刻,太平公主一句话,就是腥风血雨,窦怀贞尽管早就想好了,仍是不免心头狂跳,能清晰的听见怦怦的心跳声。
“舍得如何?不忍又如何?”太平公主并没有马上作答,而是反问一句。
窦怀贞忍着心跳道:“若是公主不忍心,臣也无能为力。若是公主以大局为重,以天下为重,臣方可着手进行此事!公主如何决断,还请给臣一个准信。若公主甘为人臣,臣自当无异议。若公主以天下为重,臣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你的一石二鸟之计就是从隆基身上着手?”太平公主问道。
“公主英明!”窦怀贞承认道:“皇上喜欢太子,也倚重太子。要是突然之间,太子没了,皇上倚靠谁去?皇上看重亲情,这对他的打击必然很大,很可能是万念俱灰。皇上虽有几个儿子,可是,只有太子政才卓越,其他几个儿子皆是庸才,没有了李隆基,谁还能与公主争天下?即使皇上不传位给公主,传给其他的儿子,公主也可以把持朝政,治理天下。”
要是李隆基死了,在皇位的争夺上,太平公主就没有了对手。睿宗那几个儿子,皆是庸才,就算他们坐上了皇位又能怎么样?以太平公主的势力,要掌控朝政,还不是易如反掌?
这事太有吸引力了,太平公主的脸上泛起了红光,胸口急剧起伏,呼吸粗重,眼里厉芒四射,久久没有说话。
窦怀贞知道她是在权衡得失,这已到了关键时候,只是静静的等待,也不催促。
时间在无声中流逝,窦怀贞感觉特别压抑,一颗心快从胸腔里蹦出来。
终于,太平公主平静下来了:“你打算如何做?”
窦怀贞的压抑感顿消,知道她已经有了决断,忙道:“公主,太子一身好武艺,进出都有陈再荣这些武艺高强之士护卫,要想行刺,那是不可能。再说了,即使行刺成功,动静这么大,谁个不知?查探凶手的呼声日高,皇上也会下旨缉拿凶手,难免没有水落石出的时候。至那时,公主必成众矢之的,此事不能为。”
太平公主不太同意他这话:“我就不能仿效去年,再来一个宫变?”
窦怀贞摇头道:“公主,以臣愚见,此一时,彼一时。要是在吐蕃一战之前进行宫变,成功的可能还比较大。现在嘛,不会成功了。皇上的声望如此之高,会有人跟着公主蹈不测之渊?”
吐蕃一战,睿宗已经由无能之君变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圣君雄主,谁会反对明君圣主呢?
太平公主哑口无言,窦怀贞接着道:“臣结识一位奇人,善长胡人之术,能在让人毫无查觉的情况下,置人于死地。公主请想,要是太子无疾而终,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到那时,公主只需要去太子府上大哭一场,最好是哭得晕了过去,痛不欲生,谁还会怀疑公主?
“皇上必然是万念俱灰,公主趁势而起,这天下还不是公主的天下?”
美妙的前景已经给他描绘出来了,只是太平公主却出奇的平静:“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