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凶相毕露
��犯忌,不过,在太平公主这里却不存在。

  “何以如此相问?”太平公主所谋人人皆知她要当女皇,窦怀贞是她的心腹,对此事是心知肚明,如此相问,太平公主大是好奇。

  窦怀贞回答:“若是公主甘为人臣,一切作罢论。若是公主要人为臣,臣的法子或许有用。”

  太平公主略一整理思路:“窦卿,本公主所谋,你是知道的。若是为人臣,我犯得着处处较劲,与隆基那小子过不去么?去年与他联手诛乱,我还真没把他这个毛头小子放在眼里,可转眼间,这小子就表现出精明劲头了,连我也自叹不如。”

  这是大实话,去年她和李隆基联手平乱时,李隆基不过是个未经历朝政磨练的年青人罢了。而太平公主已是在朝局中打滚数十年的人物了,根本就不把李隆基放在眼里。直到李隆基展现出过人的才气,她才知道她的看法错了。

  窦怀贞点点头,接着问道:“请问公主,您打算如何实现宏图大志?冀希望皇上传位于您么?”

  太平公主花了这么大的精力,不惜中伤李隆基,为的就是要睿宗传位给她,点头道:“这有何不妥?”

  窦怀贞摇头道:“公主,以臣之见,这事在以前可,现在不可!原委想必公主已经明晓了。吐蕃这一仗,太子的声望急剧提升,老百姓一说起他,就要赞一声英明。若是皇上不传位给太子,而是传位给公主您,老百姓会答应么?朝臣会同意么?”

  去年的李隆基在朝中的势力要是一棵小树苗的话,那么,现在他的势力已经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了。去年只有姚崇、张说这些少数重臣反对太平公主,现在,朝中反对她的人就多得多了。

  要是让朝中大臣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进行选择的话,绝大多数大臣会选李隆基,原本观望的大臣也会如此选择。

  谁叫吐蕃一仗是由李隆基首倡,他起了那么大的作用呢?他的精明,大臣都看在眼里。相形之下,吐蕃这一战,太平公主几乎没有影响力,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大臣的眼睛也不瞎,他们看在眼里。

  “民心,大臣之心都在太子那边,公主以为传位之事能成么?”窦怀贞再问一句。

  历史上的睿宗因为太平公主老是中伤李隆基,不胜其烦,突然传位于李隆基,打乱了她的阵脚。在那种情形下,睿宗都不会传位给她,现在更加不可能了。

  妹妹再亲,能亲得过儿子?只需要一想,就明白这结果,太平公主不由得默然了。

  过了一阵,太平公主问道:“窦卿,你以为我该怎么做?”

  窦怀贞想也没想:“公主,臣以为非常之事,必行非常之法!”

  “何为非常之法?”太平公主眉头一轩,眼睛陡然明亮起来:“你不会是要对皇上不利?我告诉你,这绝对不可以!你要是敢对皇上不利,我饶不了你!”

  她一心想当女皇,这点没错。不过,睿宗是她唯一的兄长了。几兄妹就剩下他们两个,这亲情她也格外看重,绝对不会允许窦怀贞做这种事情。

  窦怀贞笑道:“公主请放心,臣绝不会做这种事。臣有一石二鸟之计。”

  “一石二鸟?具体说说!”太平公主来兴趣了。既不伤害睿宗,又能把皇位弄到手,那是最好的结局,要她不心动都不成。

  “请问公主,皇上最喜欢的儿子是谁?”窦怀贞的问题让人摸不着头脑。

  太平公主虽不明其意,仍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