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世纪,我来了(十)
之日,就是它倒闭之日。

  总经理敲了敲桌子:“咱们别管人家的钢炼出来能不能卖出去,咱们只管卖炼钢设备,钢厂建成后,亏了还是赚了,和咱们一概无关。话说回来,如今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帮助非洲各国开发,没准炼钢厂建成之日,当地突然有了大规模的钢铁需求也说不定。好了,闲话少说,这位客户对炼钢厂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嗯,有些要求比较特殊、罕见,各位看看,能不能满足客户。”

  会议室里传来一片哗啦哗啦翻动资料的声音,虽然总经理点明非洲客户的要求“特殊、罕见”,工程师们心里都打了一剂预防针,心想在非洲这种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方建炼钢厂,肯定存在种种不便,但等具体看到项目书上的要求,依然被上面种种匪夷所思的要求给惊得目瞪口呆。

  会议室里一片嚷嚷声:“搞什么啊,这非洲小国居然连发电厂都没有,只能提供一些应急的高效蓄电池临时供应电源--我靠,这所谓的高效蓄电池,该不会是充电宝吧?!”

  --其实不是充电宝,而是装着劫云天雷的铅酸电池组,以及自发电的妖云小白。

  “嘿,这个非洲小国居然还有个粗钢车间,年产量一万吨,以及部分车床,可能提供一些基础建设材料。哈哈哈,年产一万吨--这不会是大炼钢铁的小高炉吧?”

  --李大眼如果听到有人把他心爱的高炉车间比成天朝建国初期农民折腾出来的小高炉,非气得跳脚不成。后隆村高炉车间炼出的钢,好歹是能制成盔甲利刃的,当年那大炼钢铁小高炉把四周的山都砍光了,炼出来的土钢连菜刀都做不了。

  “得,总算有个水泥厂和砖窑,咱们用不着万里迢迢运水泥和砖头过去了,好歹也是个好消息。”

  --赵康如果听到这话肯定很满意,这水泥窑和砖窑,可是化了他很多心血。如今砖混房在大李朝已经成了新时尚,哪个高官显贵家里不盖个五六层高的水泥楼房,请亲朋好友登高望远,都不好意思见人。赵康忙得在各地到处建水泥窑和红砖窑。

  “喂喂,大伙儿看看这条要求,所有设备必须由该国本地员工安装,我们可以通过说明书、视频等提供技术支持,但不得入境。嘿,怎么的,这算是准备偷师吗?他们真以为看了视频就能学会怎样安装一个现代化炼钢厂了?那些只会养牛的土着,恐怕连螺丝怎么拧都不知道吧?”

  --后隆村义学的学生们表示不服,再怎么的,螺丝还是会拧的。

  项目书里各种古怪的,不可思议的,闻所未闻的要求,简直成了一个笑话集,大伙儿都被气乐了,哪有人这样搞工程项目的啊?这非洲的黑叔叔们可真会玩。

  就在这时,突然一声重重巴掌声在会议室里响起,大伙儿齐齐看向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的总工程师身上,只见那总工程师满脸涨得通红,额头青筋直跳:“这他妈的搞什么名堂?!这哪是购买炼钢设备?这分明是在拿我们开涮啊!瞧瞧这最后一条--所有的设备不得大于1530*1370*1080mm!这算是什么?!这个非洲国家是小人国吗?这样的尺寸,都没有一张书桌大!咱们炼钢设备最小的零件,也比这玩意儿大好几倍!”

  --白素贞表示,这个锅我不背,谁让保10洁垃圾桶就这样大呢?

  大伙儿连忙把项目书翻到最后一页,果然看到了用粗大的红体标注出的要求,这项要求下面还标明,这个要求具有一票否决的地位,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满足这项要求,其他的条款做得再好也没用。

  如果说,刚才看到这份奇葩的项目书时,会议室里一片议论声的话,现在反而诡异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