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趁一切还来得及(3)

  大二,他看见我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写的是他。大三,他知道我陆续发表文章,还在尝试写小说,厚厚的几百页信纸,全是干干净净的梦想。

  大四,我考入湖南电视台,出版了第一本小说,因为节目主持人请假的原因,制作人让我出镜播报新闻,家乡的父老乡亲突然能从电视上看到我的样子,他似乎松了一口气。

  工作一年,我辞去工作,选择北漂。他什么都没说,我临走时,他在火车站塞给我一些钱。我鼻头酸酸的,但却突然笑了起来,我问他:“你这些钱是私房钱吧?钱都在妈妈那儿,你给我了,你就没钱打牌了啊。”他的表情变得很古怪,尴尬的爸爸一直都是那种古怪的表情。

  再后来,我离家越来越远,每天只能电话联系,一年见面的机会也不过两三次。

  刚到北京的时候,我不太适应干燥的气候,夜里睡觉鼻血会流得枕头上到处都是。我吓坏了,不管凌晨几点都给家里打电话,问爸爸怎么回事。他安慰我说:“没事没事,只是空气干燥,鼻腔的血管破裂,多喝水,多注意休息就好。”没过几天,就收到了爸爸给我寄的一箱熬好的真空包装的中药,附了一张纸条:一天一袋,加温。

  离开家,离开他之后,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再看待学医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的抗拒确实过激了些。但好在,我是一个脸皮特别厚的人,读大学时只要同学们身体稍微有一些症状,我就会打电话问爸爸怎么解决,以至于班上的同学去医院之前都会来我这儿问问情况,而我无论是毕业了,还是工作了,无论是在长沙还是在北京,身体稍微不舒服,就会打电话给他。他总能第一时间给我一个明确的方向,然后告诉我去药店买什么药。很多人羡慕我有一个这样的爸爸,省去了很多去医院看门诊的时间,我也就很得意的样子,持续至今。

  随着我年纪越来越大,18岁的我,25岁的我,30岁的我,和爸爸的关系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软化。谁也没有再提过当初的决裂,一切就埋在心底,过去就过去了。

  2013年,我和父母参加了一档名为《青春万岁》的节目录制,说到我选择专业那一段,我说着说着,突然发现爸爸半低着头什么都不说,似乎是在沉思。等我再仔细看时,发现爸爸眼睛里全是泪水。主持人徐平姐问原因,我爸低着头,什么也不说,眼泪一直流,那是32年以来,我第一次看爸爸哭得那么伤心,爷爷走的时候,爸爸也未这样失态过。

  徐平姐问:“是不是当时不能理解儿子的做法?”爸爸点了点低着的头。徐平姐问:“是不是觉得自己辛苦了一辈子的事业儿子不能继承,您觉得惋惜?”爸爸仍旧点了点低着的头。

  徐平姐继续问:“您是不是怕儿子选择了别的专业,未来的生活会过得很辛苦?”

  爸爸豆大的泪珠滴落在他用力撑住膝盖的手背上,开始抽泣,像个低头认错的孩子。妈妈眼眶瞬间变得通红,她的左手紧紧握住爸爸的右手,深深地呼吸,像两根叠加才能漂浮的稻草,像两个一直相依为命的人。

  我从来不知道这么多年以来,爸爸的心里一直压抑着莫大的委屈,这些委屈从未得到释放和体谅,也从未有人关心过他委屈的是什么,我甚至不关心他是否有委屈。

  因为不愿意多一些理解,我在自己和爸爸之间深深地砌了一堵心墙。

  妈妈说,因为我高三之前的成绩都不算好,性格也不突出,唯一能让我生活不那么辛苦的方式就是读一个医科院校,然后进父母工作的单位顶个职位。也许赚不了很多钱,见不了太多世面,但我能不为人际关系发愁,能不为找工作而四处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