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
�是那样,很多青年都是傻x青年。

  宋:他们不在一个县,萧林在瑞丽,小波在陇川。

  艾:他们有的人看了《黄金时代》,就想问:王小波,这是不是你的经历啊?有的人就愣说,他真是有个女朋友,在那儿当医生。

  宋:那都虚构的,他那时才多大呐,16啊。

  王:他那时想去云南,觉得那儿有少数民族,西双版纳,特别浪漫,有美丽的风光,看过一本书叫《美丽的西双版纳》。另一方面,他觉得,从小在###干部大院里长大,觉得经常在一块,特别俗。所以,他决定摆脱这个世俗的圈子,满脑子的幻想,不切实际的幻想。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成长岁月/艾晓明(4)

  艾:你那时已经去煤矿了,你劝过他吗?

  王:好像也劝过。

  宋:谁他也不听。家里人都劝他跟我上干校。

  王:他觉得跟着妈妈,过舒适的生活,好像这个志向太小了,得到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一番。

  艾:是从那时候开始写作的吧,看银河文章里写的。

  王:他真正开始写恐怕还是回城以后。小波百~万\小!说很早,很小就开始看。但“文化革命”还是玩,那时候对小孩来说很开心。对小波那么大的孩子,是个很好玩的世界。我那时候呢,开始还很开心,后来就不开心了。因为我记得就在那个小红楼前面,突然一下,广播响起来了,广播新闻,以后取消大学考试升学,由工农兵推荐。我一听,完了,心灰的感觉。你看咱们家这政治条件,哪能推荐得上去。小波他们当时还小,他们当然没有这种感觉。他们自己组织了小红卫兵,写大字报。玩。

  宋:一些孩子,一块住,一块吃饭。

  王: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看过人大的武斗,他就是没看过,至少他也听其他的孩子说过。

  艾:《革命时期的爱情》里面写过,自己家住的房子被改造成了一个铁蒺藜,用的武器,从竹矛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王:确实武器在不断地演进,一开始是用矛,然后,无论清华北大,都是把书来做护具。因为书也不是很重。他们把西藏放牛的投石器都引进了。人大的红卫兵还从外校请了一个投石专家。

  艾:在小说里,就是个小孩,小说的主人公。

  王:我记得一清二楚,那个人拿来给我看,有这么一个东西,可以包一个石头,然后两根绳子,一根绳子长,一根绳子短。一根握在手里,然后把这个东西甩出去,可以甩出去很远。

  艾:两个楼对着打,人都在楼顶上打,还是对着窗户打?

  王:对着人打,窗户都堵成枪眼,像堡垒的枪眼。我就听他们讲,有一次,有一个人不慎把手露在窗户外头,一块大石头扔过去,4个手指头马上碎了。

  艾:人大的学生也很野啊。

  宋:哎,那时候,你在哪儿呢?

  艾:我在武汉,不过也来过北京。见毛主席啊。

  宋:小波,大炼钢铁他也写一写,其实大炼钢铁时候他还小。

  艾:小平你说小时候你跟着小波,他去看蚂蚁,看蚂蚁喝水?

  王:马蜂。有一天中午,###的人,大家中午都睡觉,下午上班。天很热,妈妈也让我们都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