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
��别拦着我了,让我为自己的生命做个体面的了结吧。

  农历十月二十五。

  大风。

  江南草木皆动。

  徐灵胎与儿子徐曦力疾登程。

  腊月初一,徐氏父子抵京。

  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

  这一天,京城又是大雪。

  城中百姓都沉浸在年底的喜庆气氛中。

  谁也没有注意到,徐灵胎父子两个人,带着两个仆人,踏着厚厚的积雪,悄然来到了北京。

  徐灵胎已经显得很虚弱了。

  他们找了处旅店住下,然后休息。

  两天后,徐灵胎把儿子和几个朋友请到自己的房间,对他们说:“此次奉诏进京前,我已经知道自己命数已尽,但忠义二字不可违,故不惜残命,冒死进京,非常不幸的是,现在我估计可能无法等到再面见皇上了,就把各位找来,与各位告别吧。”

  大家很诧异,但老人的态度却平和,与往日没有什么区别。

  接着,他与大家从容议论y阳生死出入之理,又写了自己的墓前对联: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

  至夜,徐灵胎谈笑而逝。

  在若干年后,他的老朋友袁枚并没有忘记他,他亲自来到了徐灵胎的家乡。

  在江南迷蒙的烟雨中,他久久伫立,回想着自己当年乘舟前来拜访的情景。

  然后他拜访了一些被救治过的患者,写出了一篇著名的《徐灵胎先生传》,收入了自己的《小仓山房文集》中。

  此文流传千古,人们看到了这篇文章,就仿佛又见到了昔日豪气冲天的徐灵胎本人。

  他的二儿子徐曦后来成为了清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剧作家。

  徐灵胎被葬在吴江二十五都,他早年去世的三弟如彬、四弟景松、五弟景柏都葬在这里。

  在另一个世界,他又看到弟弟们了。

  估计他会说:弟弟们,我无愧了。

  徐灵胎其人,虽然外表豪放爽朗,但却实在是做了文人该做的一切,他是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的人,他的学问不偏不倚,根基深厚,他视恶如仇,对医学界的不良现象毫不留情,实在是中医界少有之人。

  七、王孟英

  【那个年代】

  清朝政府虽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民间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沿海城市与外界的交流频繁,上海、宁波等港口里每天都停留着许多的外国商船,上海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港。

  外商带来的有新鲜的玩意儿,还有要命的鸦片,除此之外,这些洋人还从南亚次大陆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特殊的礼物,当这个礼物的包装盒被打开以后,所有的人都会闻风丧胆的,这个礼物有个恐怖的名字,叫做“霍乱”。

  在若干年以后,这个被叫做“霍乱”的怪物将会与我们的主人公王孟英相遇,他们将展开一场殊死搏斗,其战况异常惨烈,我们后面再说。

  在那个年代,嘉庆皇帝已经把和绅给扳倒了,老百姓很乐观,认为这下嘉庆皇帝算是吃饱了,其实这很不客观,因为嘉庆的老子,著名的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已经把国力给消耗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