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中山经(7)
,最快更新山海经最新章节!
【原文】
又东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中有美赭。其木多苴,多。其阳多金,其阴多铁。
【译文】
再向东南一百里,是求山,求水从这座山顶上发源,潜流到山下,这里有很多优良赭石。山中到处是柤树,还有矮小丛生的竹。山南面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山北面有丰富的铁。
【原文】
又东二百里,曰丑阳之山,其上多椆椐。有鸟焉,其状如乌而赤足,名曰,可以御火。
【译文】
再向东二百里,是丑阳山,山上有茂密的椆树和椐树。山中有一种禽鸟,长得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红色爪子,叫作,人饲养它可以防御火灾。
【原文】
又东三百里,曰奥山,其上多柏杻橿,其阳多琈之玉。奥水出焉,东流注于视水。
【译文】
再向东三百里,是奥山,山上有茂密的柏树、杻树、橿树,山南面盛产琈玉。奥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视水。
【原文】
又东三十五里,曰服山,其木多苴,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锡。
【译文】
再向东三十五里,是服山,这里的树木以柤树最多,山上有丰富的封石,山下多出产红色锡。
【原文】
又东百十里,曰杳山,其上多嘉荣草,多金玉。
【译文】
再向东一百多里,是杳山,山上到处是嘉荣草,还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原文】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几山,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獜,见则天下大风。
【译文】
再向东三百五十里,是几山,这里的树木,以楢树、檀树、杻树最多,而草类主要是各种香草。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猪,却是黄色的身子、白色的脑袋、白色的尾巴,叫作闻獜,一出现天下就会刮起大风。
【原文】
凡荆山之首,自翼望之山至于几山,凡四十八山,三千七百三十二里。其神状皆彘身人首。其祠:毛用一雄鸡祈瘗,婴用一珪,糈用五种之糈。禾山,帝也,其祠:太牢之具,羞瘗,倒毛1;婴用一璧,牛无常。堵山、玉山,冢也,皆倒祠2,羞毛少牢,婴毛吉玉。
【注释】
1倒毛:毛指毛物,即作为祭品的牲畜。倒毛就是在祭礼举行完后,把猪、牛、羊三牲反倒着身子埋掉。2倒祠:也是倒毛的意思。
【译文】
总计荆山山系的开始,自翼望山起到几山止,一共四十八座山,途经三千七百三十二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猪的身子、人的头。祭祀山神:在毛物中用一只公鸡来祭祀后埋入地下,在祀神的玉器中用一块玉珪献祭,祀神的米用黍、稷、稻、粱、麦五种粮米。禾山,是诸山的首领。祭祀禾山山神:在毛物中用
【原文】
又东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中有美赭。其木多苴,多。其阳多金,其阴多铁。
【译文】
再向东南一百里,是求山,求水从这座山顶上发源,潜流到山下,这里有很多优良赭石。山中到处是柤树,还有矮小丛生的竹。山南面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山北面有丰富的铁。
【原文】
又东二百里,曰丑阳之山,其上多椆椐。有鸟焉,其状如乌而赤足,名曰,可以御火。
【译文】
再向东二百里,是丑阳山,山上有茂密的椆树和椐树。山中有一种禽鸟,长得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红色爪子,叫作,人饲养它可以防御火灾。
【原文】
又东三百里,曰奥山,其上多柏杻橿,其阳多琈之玉。奥水出焉,东流注于视水。
【译文】
再向东三百里,是奥山,山上有茂密的柏树、杻树、橿树,山南面盛产琈玉。奥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视水。
【原文】
又东三十五里,曰服山,其木多苴,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锡。
【译文】
再向东三十五里,是服山,这里的树木以柤树最多,山上有丰富的封石,山下多出产红色锡。
【原文】
又东百十里,曰杳山,其上多嘉荣草,多金玉。
【译文】
再向东一百多里,是杳山,山上到处是嘉荣草,还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原文】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几山,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獜,见则天下大风。
【译文】
再向东三百五十里,是几山,这里的树木,以楢树、檀树、杻树最多,而草类主要是各种香草。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猪,却是黄色的身子、白色的脑袋、白色的尾巴,叫作闻獜,一出现天下就会刮起大风。
【原文】
凡荆山之首,自翼望之山至于几山,凡四十八山,三千七百三十二里。其神状皆彘身人首。其祠:毛用一雄鸡祈瘗,婴用一珪,糈用五种之糈。禾山,帝也,其祠:太牢之具,羞瘗,倒毛1;婴用一璧,牛无常。堵山、玉山,冢也,皆倒祠2,羞毛少牢,婴毛吉玉。
【注释】
1倒毛:毛指毛物,即作为祭品的牲畜。倒毛就是在祭礼举行完后,把猪、牛、羊三牲反倒着身子埋掉。2倒祠:也是倒毛的意思。
【译文】
总计荆山山系的开始,自翼望山起到几山止,一共四十八座山,途经三千七百三十二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猪的身子、人的头。祭祀山神:在毛物中用一只公鸡来祭祀后埋入地下,在祀神的玉器中用一块玉珪献祭,祀神的米用黍、稷、稻、粱、麦五种粮米。禾山,是诸山的首领。祭祀禾山山神:在毛物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