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中山经(5)
��而弞杻的树干长得比较直,不同于一般的杻树。

  【译文】

  再向西七十里,是丙山,这里的树木大多是梓树、檀树,还有很多弞杻树。

  【原文】

  凡首阳山之首,自首山至于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里。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鸡瘗,糈用五种之糈1。堵山2,冢也,其祠之:少牢具,羞酒祠,婴毛用一璧瘗。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巫祝3二人儛,婴一璧。

  【注释】

  1五种之糈:指黍、稷、稻、粱、麦五种粮米。2堵山:指楮山。3巫: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即女巫。祝:古代在祠庙中主管祭礼的人,即男巫。

  【译文】

  总计首阳山山系的开始,自首阳山起到丙山止,一共九座山,途经二百六十七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龙的身子而人的面孔。祭祀山神:在毛物中用一只公鸡献祭后埋入地下,祀神的米用五种粮米。堵山,是诸山的宗主,祭祀这个山神:用猪、羊二牲做祭品,进献美酒来祭祀,在玉器中用一块玉璧。山,是诸山的首领,祭祀山山神要进献美酒,用猪、牛、羊齐全的三牲做祭品;让女巫师和男巫师二人一起跳舞,用一块玉璧来祭祀。

  【原文】

  中次一十一山经荆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东流注于济;贶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汉,其中多蛟1。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漆梓,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珉。

  【注释】

  1蛟:据古人说是像蛇的样子,却有四只脚,小小的头,细细的脖子,脖颈上有白色肉瘤,大的有十几围粗,卵有瓮大小,能吞食人。

  【译文】

  中央第十一列山系荆山山系的首座山,是翼望山。湍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济水;贶水也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汉水,水中有很多蛟。山上到处是松树和柏树,山下有茂密的漆树和梓树,山南面多出产黄金,山北面多出产珉石。

  【原文】

  又东北一百五十里,曰朝歌之山,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荥,其中多人鱼。其上多梓,其兽多麢麋。有草焉,名曰莽草1,可以毒鱼。

  【注释】

  1莽草:又叫鼠莽。

  【译文】

  再向东北一百五十里,是朝歌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荥水,水中生长着很多人鱼。山上有茂密的梓树、楠木树,这里的野兽以羚羊、麋鹿最多。山中有一种草,叫作莽草,能够毒死鱼。

  【原文】

  又东南二百里,曰帝囷之山,其阳多琈之玉,其阴多铁。帝囷之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多鸣蛇。

  【译文】

  再向东南二百里,是帝囷山,山南面有丰富的琈玉,山北面有丰富的铁。帝囷水从这座山顶上发源,潜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长着四只翅膀的鸣蛇。

  【原文】

  又东南五十里,曰视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曰天井1,夏有水,冬竭。其上多桑,多美垩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