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细节决定成败
/p>

  二战之后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这样人体工学和舒适度,最开始的时候,被苏联宣扬为老爷兵,一种腐化的象征,可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欧洲国家开始参考这样的方法,并且认识到了这个好处之后,人体工学在世界上推行了起来。</p>

  后世的中国,因为错过了几十年的时间,在后世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更多的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故而在哪个时代,中国的飞机也没有考虑这个方面,一直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经济和科技等诸多方面,逐步的追上了世界先进的水平的前提下,才开始考虑这一点。</p>

  不过,竞技车队,是最早重视这一点的,跟军队之中,要保证武器的基本性能,最尖端的那一部分驾驶员,也不可能获得专属的战机,只能够在普通的战机上面操作,原因很简单,战机的造价较高,一架专属战机,可能只提升5-10的性能,却会提升几倍的价格。</p>

  竞技车队不一样,别说是5-10,哪怕是速度提升一秒钟,也可以得到第一,毕竟,这个比赛就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在车队之中,每一辆摩托车,都是专属制造的,不但考虑到动力性能上面,还要考虑到车手各种指标,比如说身高,体重,操作习惯,哪怕每一个操作,能够减少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秒的减少,最终带来的性能的提升,也是巨大的,正是这么一次次的减少,最终汇聚起来的,才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p>

  有时候,十秒钟的优势,对于竞速的车队而言,已经是极大的提升了,在动力达到了一个瓶颈,只要是到达这个档次车队,谁也没有办法很大程度的提升的前提下,从细节方面调整是最佳的选择,人体工学,哪怕在20世纪末的车队,都是必须要研究的东西,一定程度上面,是仅次于动力的第二项,更别说21世纪,在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各个车队之中的技术指标,差别都不算很大的前提下,这些细节的问题,恐怕就成为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一秒钟的差别,一个是冠军,饱受瞩目,另外一个二三四名,最多是有些荣誉,跟第一的曝光率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p>

  杨元钊的穿越,在最初的时候,也没有考虑这个,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第一批的装甲车,不过是在汽车的周围焊接上钢板,这样构成的车辆,即便在初代的装甲力量之中,也算是极为简陋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跟后世中国一样的是,他们首先需要解决的,也是有无的问题,只有解决了有无之后,才能够考虑更高的,最初只是弄出来这些战斗武器的,不管性能如何,弄出来就可以了,可是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开始注重了细节了。</p>

  这一点,最开始,只是人体工学方面,更多的是增加人控制武器可可靠性和速度,然后就是逐步的摸索出来,在严酷和多变的战场环境之中,如何的保证作战人员的战斗力,谁知道,这样简单的改变,却让战斗人员在复杂的环境下的,作战能力提升。</p>

  谁都知道,中国军队曾经考虑过的艰苦的环境还有意志力,可是有更加舒适的,谁会考虑艰苦,这样会对意志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却有利于整体战斗力的提升,毕竟不是每一个惊人都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力,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不能够要求普通人都想精锐那样,这样有些不近人情,后世上百年的经验告诉杨元钊,战斗力并不是最高端的武器的带来的,除非是核武器和远程洲际导弹,否则常规战争的前提下,永远是使用最多的武器,当步枪,手枪,防弹衣,钢盔这些单兵武器,实力有较大规模的提升的饿时候,才能够让整体的性能提升。</p>

  当然了,日本的坦克,应用了减震之后,通过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