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白衣公子
/>   蒸酒作坊盖好后,李行周又指点孙秉文安置蒸锅、安装铜管和冷却用的水池。

  等一切就绪后,李行周发现酒楼的人手不够,又和孙秉文去城东的流民中挑了四个个少年做帮工伙计。

  李行周和孙秉文挑选的这四个少年,看上去都是老实本分的样子,而且都是洪灾中失去家人、无依无靠的孤儿。

  孙秉文跟四个少年签得是十五年典身长契,四个少年自典自身,典卖于”三步倒”为奴仆伙计。

  如今大唐不支持蓄奴,即便大户人家的典买奴仆,最长期限也是十五年,大唐是不允许签死契的,典身契约到期之后,必须放奴仆自由。

  孙秉文和四个少年的典身契约上写明的工钱很高。

  其实李行周本来是想签个雇佣契约的。

  但孙秉文却说签典身契对他们约束更大。

  毕竟主奴关系比雇佣关系约束力大些。

  一个无依无靠的逃荒而来的孤儿。

  酒楼给他们活计干,有高工钱拿,还能学手艺,又有典身契约束缚,只要酒楼对他们好一点,他们便不太会生出别的想法。

  这样也更利于保护炒菜和烧酒的技术。

  当然,一开始李行周和孙秉文是不会让他们接触炒菜和蒸馏酒的,他们主要是在厨房帮忙做洗菜、择菜、烧火和酒坊初期酿造酒时投粮食、出酒糟等闲杂工作。

  这样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对炒菜和烧酒的技艺保密。

  ……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李行周将酒楼的生意交给了柿子和大熊。

  又开始和卫寒霜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日子。

  李行周会做的菜基本已经教给柿子了。

  不过最近陆续又有许多时令蔬菜上市,李行周和柿子又新研究了不少时鲜菜式。

  至于烧酒方面相对简单,说穿了无非就是蒸馏而已,只是在大唐以前没人想到这个办法而已。

  “玉液烧”和“二锅头”度数高、口感烈,更加适合粗豪的汉子们。

  大唐文人雅士讲究平和冲淡,喝酒也讲究一个翩翩风度,这高度烧酒显然不适合他们喝。

  试想一下,一个翩翩文士,几杯烧酒下去,脸红脖子粗的,哪还有什么风度可言。

  考虑到这一点,李行周特意面向文人雅士人群,制作出一种低度的烧酒,就是那次跟孙秉文提过的“玉液清”。

  这“玉液清”大概有二十度左右,比大唐的发酵酒度数高不太多,跟后世的日本清酒度数差不多。

  当然“玉液清”这个名字,李行周主要是想说明它跟琼浆玉液一样清澈,跟日本清酒没有任何关系。

  而且二者制作方法也不同,日本清酒主要是发酵酒。

  “玉液清”则是蒸馏酒,是用高度烧酒加上一定量蒸馏水勾兑后,再上蒸锅蒸馏一遍而得。

  这几日,李行周依旧是上午在酒楼里指点一番、

  在酒楼吃过晌午饭后,便早早回到了家中。

  虽然,他和卫寒霜还没有大婚。

  但是,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