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中元惊魂
�元将至,处处都有了祭奠的气氛,郑天青的珠宝铺子按说是沾不到什么光,只是多了些素净的白玉首饰,供去凭吊的妇人装点肃容。

  在如此庄重的日子里,依旧安安静静低调开着。

  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

  据《唐六典》称,道士有“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

  按照道教的说法,由于地官要过生日,大赦孤魂游鬼,人间为免受鬼神干扰,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法船,希望孤魂游鬼收到礼物后升到极乐世界去。

  京城的道观在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天,都要举行祈福吉祥道场,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祭拜的时候是三官一起拜,其他两官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和“下元解厄水宫洞阴大帝”。

  这天京师道观都有法事,西便门外的白云观供奉的是道教全真派的龙门祖庭,在三清阁焚香秉烛,供着“太上中元七炁赦罪洞天清虚大帝平等应善天尊“的牌位。

  当日开静后,全体道士在老律堂上殿,念早坛功课经。

  吃完早点,便由堂客挂牌指定13到15位经师云集三清阁,听到鼓声,穿上五彩云鹤的仙衣,高功手持朝简。

  然后钟鼓齐鸣,拈香上表,祈天礼圣。

  念玉皇宥罪赐福宝忏,全体道士念晚坛功课经,宣布功德圆满。

  道教的正一派这天也有法会,地安门的火神庙和朝阳门外的东岳庙,这天也高搭法台超度孤魂野鬼。

  不少法场晚上便以庙会的形式超度亡灵,也称为“鬼市”。

  卖货的,卖小吃的,打把式杂耍,说故书的,齐齐聚到一起开灯会,很是热闹,不少的孩子都当以大节日似的,非得去逛一逛。

  当然,还有祭祖的传统。

  各家均祭祀已故之宗亲五代,以示慎忠追远。

  一般皇宫内还要在太庙举行祭祖大典。

  郑天青家往常都要给已故的亲人祭祀凭吊。

  郑远琛不是京城人士,所以只得趁鬼门大开,到十字路口烧纸,为祖祈福。

  赵翘楚即是到父亲坟上凭吊。

  民间百姓中元祭祖的形式有多种形式,有的亲到坟地烧钱化纸,有的则在家以装有金银纸元宝的包裹当主位,用三碗水饺或其他果品为祭,上香行礼后将包裹在门外焚化。

  初秋之时,扫墓连带全家秋游,无疑是孩童们的一次出旅,孩子们早把“鬼节”抛之脑后。

  但郑天青因为八字轻,易被扰,记事以后,便很少跟着父母去上坟。

  但小孩子最关心的当然是夜放河灯和点莲花灯,这是中元节的重要习俗,也是继正月十五元宵灯节后,京城的又一个传统灯节。

  大多是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这正对着皇宫的前三门护城河畔放灯。

  不过放荷花灯是由佛教盂兰盆会度亡法事而来的。

  盂兰盆为梵语音译,救倒悬的意思。

  有个目连救母的典故:目连的母亲青提先前特别信佛,后来丈夫和儿子被佛收走了她不知,以为丈夫儿子都死了,便认为信佛还不得好报,便打骂和尚,对佛不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