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暴发机会
/>
  更何况以他拥有的知识,他对未来的了解,其实最适合的就是投机生意!

  像眼前,他就清楚的看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暴富良机——那就是邮市!

  应该说,我国最早的投机交易就是邮票、

  哪怕是特殊年月,私下里的邮票交易也没断过。

  著名的“祖国山河一片红”、“梅兰芳小型张”和“1980年版金猴票”是众所皆知的珍稀票种。

  拿在手里是常年增值,在未来,价格甚至能到达票面价值的几万倍。

  这样的涨幅,是炒一辈子的股票,都不可能遇到的。

  为什么会如此?

  当然是因为邮市体量小,承载资金量小,不足以引起相关部门警惕的缘故。。

  何况邮票的价值增高还有利于邮票的发行,所以这种投机炒作几乎从不会受到官方的干预。

  至于眼下呢,还恰恰就在我国最疯狂的一次邮票热爆发前夕。

  敢情经过差不多六年的冷淡期,在邮电部持续降低邮票发行量的举措下。

  从1996年年初开始,邮市便开始有了回暖迹象。

  再加上亚洲邮展的举办和港城回归的预期,都带动了新邮的销量。

  有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重新开始关注、青睐起了这片天地。

  不过说实话,最终导致各种邮品价格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的关键因素,根源还在于股市。

  因为上涨了一倍有余的股市,很快就会迎来政府的“十二道金牌”限制令。

  十二月份,当“恢复涨跌停限制”的大令一下,终会逼得巨量资金夺路而逃。

  可别忘了,有句话叫做按下葫芦起了瓢。

  在挤出效应下,这些仓皇出逃的资金又该往何处去呢?

  这年头的资金成本这么高,热钱可是不容白白搁置的。

  于是选择涌向刚刚热乎起来的邮票市场,就成了这些“聪明钱”的首选。

  这才导致了这一年真正邮市狂热的大爆发。

  只是这种纯粹由资金体量抬升的市场必然不会持久。

  一旦资金无法为继,或是主动撤出,“退烧”的日子也就到了。

  1997年3月下旬,邮市到达顶峰,有一部分把邮市炒高资金开始撤退。

  但股市经过充分调整,却已经由低谷开始回转了。

  于是这种现象迅速扩散。

  撤出的“热钱”凭借逐利的本能,又杀了个回马枪,竟然转身回到股市去了。

  在港城回归前夕,它们又把股市推上了1510点的高峰。

  所以这一年,其实是热钱玩儿得最炫也最酷的一年。

  生生造就了“股邮双牛”啊。

  虽然最终邮市变得一片狼藉,怎么涨起来的又怎么跌了回去。

  可值得一提的是,在资金涌入邮市的时候,由于邮市的资金容纳量远远及不上股市。

  短短的几个月里,体量比股市小许多的邮市,价格上涨速度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