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白水潭之狱 中
�下等候。过一会,见有一个年轻人穿着常服下了马往里面走去,石越看此人气度不凡,心里有几分奇怪,大宋的年轻官吏中,除了自己和王雱之外,应当没有别人可以这么随便出入禁中,此人身材不似王雱,看他的身份,竟是比自己还要高一些。不过此时也没有太多的心思去猜测此人的身份了。

  又过了好一会,石越渐渐失望,以为赵顼又是不会见自己了,正心烦意乱之间,却见李向安屁颠屁颠跑了过来,笑道:“石大人,皇上召见。”

  石越当真是喜出望外,连忙对李向安笑道:“老李,这次多亏你了。”

  李向安连连挥手,笑道:“小的可不敢居功。实话说,这次多亏了昌王千岁。”

  “昌王?”石越奇道,昌王赵颢,是赵顼一母所生的亲弟弟,平日里最喜欢读书,赵顼只要看到有什么新奇的图书和物品,必定马上告诉赵颢。在诸王之中,是最得宠的一位,和赵顼关系非常好。但是赵颢平时绝不结交外官,做人相当的谨慎,自己这么红的一个人,竟然从来没有见过他,他怎么会在皇帝面前给自己讲好话呢?

  “是啊,就是昌王千岁他老人家。”李向安一边走一边白乎:“王安国从西京国子监回来,带了几本书献给皇上,皇上便召昌王千岁来看。昌王刚一进门,就对皇上说,刚才看到有个佩金鱼袋的年轻人在外面,想是闻名天下的石越,皇兄怎么把他晾在外面了?又在皇上面前说了不少好话,皇上终是个明君,自然醒悟过来了。”

  石越这才知道刚才进去的,原来是当今皇帝赵顼的亲弟弟昌王赵颢,想到二人素不相识,昌王居然帮自己说话,心里颇有点感动,一面笑道对李向安道:“老李,难为你告诉我这么多。”

  李向安笑道:“石大人哪里话,小人也是知道是非好歹的。”

  好不容易终于见了赵顼,石越扑通一声就跪下了,他带点硬咽的叩了个头,说道:“陛下……”

  赵顼见他这样子,自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他带着几分不忍的亲自把石越扶了起来,笑道:“石卿,先不要说他事,朕给你介绍,这位是御弟昌王,这是王丞相的弟弟王安国,和你一样,是赐进士及第的。”

  石越再大的委屈,也只能先忍了,向昌王赵颢和王安国一一见礼。赵颢笑道:“石九变之名,闻名久矣,大宋青年才俊,唯君而已。”

  赵顼笑道:“这个皇弟就有所不知了,王卿的侄子,王丞相之子王雱虽然较石卿尚有不如,但是也是难得的才俊之士。”

  赵颢笑笑,王雱之名,他自然是知道,但是他也不会和这个皇兄去争辩什么,“那就真要恭喜皇兄,这是我大宋之福呀。”

  王安国却正颜说道:“陛下,我那个侄儿,较之石大人,只怕不及万一。”

  “哦?”众人都吃了一惊,想不到王安国会帮外人说话,就算自谦,也不至于如此贬低自己的侄子。

  王安国又说道:“我那个侄子,人虽聪明,但眼高于顶,无容人之量,气度略嫌狭小,若是做个谏官御史,则是人尽其材。而石大人胸襟气度,学识才华,有宰相之度。二人实不可同日而语。”

  赵顼万不料不得他这么说,意味深长的看了王安国一眼,他也不想纠缠于这个话题,便笑道:“王卿此来,路上有何见闻?”

  王安国突然顿首说道:“臣此来,知大宋有亡国之危。”

  赵顼听他如此危言耸听,正容问道:“卿何出此言?”

  “以史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