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梦
/>
次日早晨起床时,他觉得心情比以前更愉快,精力更充沛,而且也更有勇气了。他已经成功地化小了自己所必须面对的困难。但尽管他是安慰了自己,但实际上也愚弄了自己。因为他没有运用常识来面对全部问题,只是激发了一种自信的心态。
这种故意激发某种感觉的事极为普通。一个人要想跳过一条小溪,在跳之前,他可能会数到三。数一二三难道真的这么重要?跑过去与数一二三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其实没有。他数一二三只是激起自己的感觉,集中所有力量。我们具备一切必要的心理资源来精心构成一种生活方式,并加以固定、加强。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资源就是激发感觉的能力。我们不分昼夜地进行这个工作,但可能在梦中更清晰。
我接下来举个自己的例子,以说明我曾经如何愚弄自己。在世界大战中,我是一家治疗患了弹震症士兵的医院院长。看到那些再也无法面对战争的士兵,我竭尽全力让他们做一些轻松的事来帮他们,并希望减轻他们的紧张程度。一天,有个士兵跑来找我。他是我看到的体格最健壮的一个人。
但他却垂头丧气,在给他检查时,我就想怎样可以帮助他。当然,我也可以把这些有病的士兵打发回家,但我的每一份诊断书都必须得到上级的通过,因此,我的慈悲之心也必须克制在一定限度之内。这个士兵的情况很棘手,最后我终于说:“你有弹震症,但身体却很健康、很强壮。我会让你做一些轻松的事,这样你就不必上战场了。”
看到自己不能回家,这个士兵很沮丧,说:“我是个穷学生。要靠教书养活年迈的父母。不教书的话,他们会饿死。如果我不养他们,他们就只会死了。”
我希望能送他回家,找一份办公室的工作,但又害怕诊断书这样写的话,长官会勃然大怒,反而更加要求他上前线。最后,我决定实话实说。我要证明他的身体只适于做哨兵的工作。当晚回家睡觉时,我做了一个噩梦。我梦见自己成了杀人犯,在黑暗狭窄的街上四处乱跑,使劲想自己杀了谁。我记不得谁是被害者,只是觉得:“我杀了人,我完了。我的生命结束了,一切都完了。”
一醒来,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杀了谁?”然后我想起:“如果我不给这个士兵一份办公室的工作,也许他就会被派到前线,然后牺牲了。这样我就成了凶手。”可以看到我是怎样激起自己的感觉来欺骗自己。实际上,我没有谋杀任何人,即使我预见的不幸真的发生了,我也不会有罪。但我的生活方式不允许我冒这样的险。
因为我是名医生,我是来拯救生命的,而不能送这些生命到危险中。可是在我稳定下心情后,最终还是明白,如果我要帮他,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遵从常识的规律,而不要管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我证明了他宜于做哨兵。
后来的事证明遵从常识总是上策。长官看过诊断书后,画了一条横线。我想:“他要把他派到前线去了。”长官批道:“干半年机关工作。”原来这位长官已经受了贿,是要对这名士兵高抬贵手。这个年轻人从来就没有教过书,他对我讲的没有一个字是真的。他讲这个故事只是想要我给他一份轻松的工作,然后让这位受了贿的长官来批署我的诊断书。自那以后,我就想最好还是不要做梦,很多时候,靠得住的还是常识。
由此可见,梦经常是用来欺骗和愚弄自己的,就像人类本来不能像鸟儿一样飞行在天空上,可在梦中,我们却可以在天空中飘来飘去。从这个意义上说,梦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但在指导我们行为时,最好还是依靠常识。
我们承认,梦是当前现实问题与一个人生活方式之间的桥梁,但生活方式不应因为梦的作用而增强,必须和现实直接接
次日早晨起床时,他觉得心情比以前更愉快,精力更充沛,而且也更有勇气了。他已经成功地化小了自己所必须面对的困难。但尽管他是安慰了自己,但实际上也愚弄了自己。因为他没有运用常识来面对全部问题,只是激发了一种自信的心态。
这种故意激发某种感觉的事极为普通。一个人要想跳过一条小溪,在跳之前,他可能会数到三。数一二三难道真的这么重要?跑过去与数一二三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其实没有。他数一二三只是激起自己的感觉,集中所有力量。我们具备一切必要的心理资源来精心构成一种生活方式,并加以固定、加强。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资源就是激发感觉的能力。我们不分昼夜地进行这个工作,但可能在梦中更清晰。
我接下来举个自己的例子,以说明我曾经如何愚弄自己。在世界大战中,我是一家治疗患了弹震症士兵的医院院长。看到那些再也无法面对战争的士兵,我竭尽全力让他们做一些轻松的事来帮他们,并希望减轻他们的紧张程度。一天,有个士兵跑来找我。他是我看到的体格最健壮的一个人。
但他却垂头丧气,在给他检查时,我就想怎样可以帮助他。当然,我也可以把这些有病的士兵打发回家,但我的每一份诊断书都必须得到上级的通过,因此,我的慈悲之心也必须克制在一定限度之内。这个士兵的情况很棘手,最后我终于说:“你有弹震症,但身体却很健康、很强壮。我会让你做一些轻松的事,这样你就不必上战场了。”
看到自己不能回家,这个士兵很沮丧,说:“我是个穷学生。要靠教书养活年迈的父母。不教书的话,他们会饿死。如果我不养他们,他们就只会死了。”
我希望能送他回家,找一份办公室的工作,但又害怕诊断书这样写的话,长官会勃然大怒,反而更加要求他上前线。最后,我决定实话实说。我要证明他的身体只适于做哨兵的工作。当晚回家睡觉时,我做了一个噩梦。我梦见自己成了杀人犯,在黑暗狭窄的街上四处乱跑,使劲想自己杀了谁。我记不得谁是被害者,只是觉得:“我杀了人,我完了。我的生命结束了,一切都完了。”
一醒来,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杀了谁?”然后我想起:“如果我不给这个士兵一份办公室的工作,也许他就会被派到前线,然后牺牲了。这样我就成了凶手。”可以看到我是怎样激起自己的感觉来欺骗自己。实际上,我没有谋杀任何人,即使我预见的不幸真的发生了,我也不会有罪。但我的生活方式不允许我冒这样的险。
因为我是名医生,我是来拯救生命的,而不能送这些生命到危险中。可是在我稳定下心情后,最终还是明白,如果我要帮他,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遵从常识的规律,而不要管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我证明了他宜于做哨兵。
后来的事证明遵从常识总是上策。长官看过诊断书后,画了一条横线。我想:“他要把他派到前线去了。”长官批道:“干半年机关工作。”原来这位长官已经受了贿,是要对这名士兵高抬贵手。这个年轻人从来就没有教过书,他对我讲的没有一个字是真的。他讲这个故事只是想要我给他一份轻松的工作,然后让这位受了贿的长官来批署我的诊断书。自那以后,我就想最好还是不要做梦,很多时候,靠得住的还是常识。
由此可见,梦经常是用来欺骗和愚弄自己的,就像人类本来不能像鸟儿一样飞行在天空上,可在梦中,我们却可以在天空中飘来飘去。从这个意义上说,梦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但在指导我们行为时,最好还是依靠常识。
我们承认,梦是当前现实问题与一个人生活方式之间的桥梁,但生活方式不应因为梦的作用而增强,必须和现实直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