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任脉通透
p; 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
大体上说,小乘圣者,均可能有六通,但在未证大阿罗汉以前,只能称通,而不得称明。到了大阿罗汉以上,则又将天眼、宿命、漏尽的三通,称之为三明了。三明六通是阿罗汉所具的功德。比如《观无量寿经》中: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但是神通的境界,除了佛陀,其余都是未圆满不究竟的。
所谓明,是明白的觉照,但尚未能透达至最高深处与极无限处。唯有佛陀,才能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万法,无不明白觉照,透达穷尽。所以,三明的工夫,到了佛果圆成之时,便称之为三达了。三达,又是六通的再度升华,也是三明的至极之境。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思念他已经去世的母亲,便用天眼看到他的母亲,已生在摩利支世界。他即向佛说: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护,能够难作能作。我的慈母现在生于摩利支世界,距离此间太远太远了,很少有人能到那个世界去教化她皈依三宝的,但愿世尊慈悲,能去教导我的母亲。
佛陀立即答应了,并问目犍连尊者:那么用谁的神力去呢?
目犍连尊者心想,佛陀常常说他是弟子之中的神通第一,所以便说:唯愿世尊慈悲,给我加被,以我的神力去好了。
于是,目犍连尊者便运用他自己的神力伴同佛陀,向摩利支世界出发,每移一足,即蹈一个世界,即过一座大须弥山。就是这样,一连走了七天,才到摩利支世界。
但当教化目犍连尊者的母亲之后,以佛的神足通,带着目犍连尊者,回到我们这个世界时,佛陀只说:当还本土,以我神力。即在言下,佛与目犍连尊者便已还到了本土,到印度的逝多林下了。(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卷四)以此可知,佛与罗汉的神通,其相差的程度,也是不可以道里计的了。
天眼用在察看上的实际范围,只是欲界与色界而已。再往上去,至三界以上,已不是天眼通的范围,而是天眼明的领域了。佛及圣者的天眼,皆称为明。通是无碍,明是觉照,天眼明能够觉照一切众生的未来生死。天眼通只能知道死此生彼的过程大略,天眼明则能知道每一众生、每一生死过程中的种种行业因缘,丝毫不差。因此,天眼的名称也分三种:转轮王以下的称为假天眼,四王天以上的天人称为生天眼,罗汉以上的圣人称为清净天眼。
有了宿命通,能知过去生中的情形。唯有诸大菩萨、诸佛世尊,才能推知过去的无量亿劫;通常的神鬼,只知过去的一生两生。这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佛与舍利弗尊者,看到一只蚁子,佛问舍利弗,那只蚁子本来是什么?舍利弗便用宿命通看那只蚁子,一直看到过去的八万大劫,蚁子还是蚁子。只有佛陀看到那只蚁,曾经为人,由于业报,一堕蚁身,竟已超过了八万大劫。
他心通,到了无念之境,便用不着,对于三界以上,很少用到他心通了。这有一个故事:在唐朝代宗时代,从西天──印度来了一位大耳三藏,他有他心通,皇帝见了,便介绍给慧忠国师见面,并予试验,慧忠国师问大耳三藏说:你有他心通吗?他答:不敢当。慧忠国师便问:你说我现在在什么地方呢?他答:和尚是一国之师,怎么会去西川看赛船呢?又问:现在我在何处?他答:和尚是一国之师,怎么却到天津桥上去看弄猢狲呢?慧忠国师第三次再问:现在呢?大耳三藏观察了好久,也观察不到慧忠国师的心,不知慧忠国师的心究竟到那里去了。原来是慧忠国师止住了心念的活动入了定,所以虽有他心通,也是不济事了。因此被慧忠国师骂道:你这野狐精,他心通呢?到了无念之时,他心通是用不着的。(见《景德传灯录》卷五)
大体上说,小乘圣者,均可能有六通,但在未证大阿罗汉以前,只能称通,而不得称明。到了大阿罗汉以上,则又将天眼、宿命、漏尽的三通,称之为三明了。三明六通是阿罗汉所具的功德。比如《观无量寿经》中: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但是神通的境界,除了佛陀,其余都是未圆满不究竟的。
所谓明,是明白的觉照,但尚未能透达至最高深处与极无限处。唯有佛陀,才能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万法,无不明白觉照,透达穷尽。所以,三明的工夫,到了佛果圆成之时,便称之为三达了。三达,又是六通的再度升华,也是三明的至极之境。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思念他已经去世的母亲,便用天眼看到他的母亲,已生在摩利支世界。他即向佛说: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护,能够难作能作。我的慈母现在生于摩利支世界,距离此间太远太远了,很少有人能到那个世界去教化她皈依三宝的,但愿世尊慈悲,能去教导我的母亲。
佛陀立即答应了,并问目犍连尊者:那么用谁的神力去呢?
目犍连尊者心想,佛陀常常说他是弟子之中的神通第一,所以便说:唯愿世尊慈悲,给我加被,以我的神力去好了。
于是,目犍连尊者便运用他自己的神力伴同佛陀,向摩利支世界出发,每移一足,即蹈一个世界,即过一座大须弥山。就是这样,一连走了七天,才到摩利支世界。
但当教化目犍连尊者的母亲之后,以佛的神足通,带着目犍连尊者,回到我们这个世界时,佛陀只说:当还本土,以我神力。即在言下,佛与目犍连尊者便已还到了本土,到印度的逝多林下了。(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卷四)以此可知,佛与罗汉的神通,其相差的程度,也是不可以道里计的了。
天眼用在察看上的实际范围,只是欲界与色界而已。再往上去,至三界以上,已不是天眼通的范围,而是天眼明的领域了。佛及圣者的天眼,皆称为明。通是无碍,明是觉照,天眼明能够觉照一切众生的未来生死。天眼通只能知道死此生彼的过程大略,天眼明则能知道每一众生、每一生死过程中的种种行业因缘,丝毫不差。因此,天眼的名称也分三种:转轮王以下的称为假天眼,四王天以上的天人称为生天眼,罗汉以上的圣人称为清净天眼。
有了宿命通,能知过去生中的情形。唯有诸大菩萨、诸佛世尊,才能推知过去的无量亿劫;通常的神鬼,只知过去的一生两生。这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佛与舍利弗尊者,看到一只蚁子,佛问舍利弗,那只蚁子本来是什么?舍利弗便用宿命通看那只蚁子,一直看到过去的八万大劫,蚁子还是蚁子。只有佛陀看到那只蚁,曾经为人,由于业报,一堕蚁身,竟已超过了八万大劫。
他心通,到了无念之境,便用不着,对于三界以上,很少用到他心通了。这有一个故事:在唐朝代宗时代,从西天──印度来了一位大耳三藏,他有他心通,皇帝见了,便介绍给慧忠国师见面,并予试验,慧忠国师问大耳三藏说:你有他心通吗?他答:不敢当。慧忠国师便问:你说我现在在什么地方呢?他答:和尚是一国之师,怎么会去西川看赛船呢?又问:现在我在何处?他答:和尚是一国之师,怎么却到天津桥上去看弄猢狲呢?慧忠国师第三次再问:现在呢?大耳三藏观察了好久,也观察不到慧忠国师的心,不知慧忠国师的心究竟到那里去了。原来是慧忠国师止住了心念的活动入了定,所以虽有他心通,也是不济事了。因此被慧忠国师骂道:你这野狐精,他心通呢?到了无念之时,他心通是用不着的。(见《景德传灯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