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和产后沮丧
��来能让你千百倍感到幸福快乐的东西突然减少,你还能感觉到快乐幸福吗?

  所以,产后沮丧的发病率才会高到70%,相当于十个人生了孩子之后,有七个人会感到不快乐。

  生完孩子之后感觉到的难过,并不是因为任何外在的因素,生完孩子的难过,就是难过本身,不是说家里贫穷生完孩子就难过,或是富有生完孩子就不难过。

  生完孩子之后,心理感受到的难过和沮丧,就只是难过沮丧本身,不因为其他因素,因为身体激素的变化让宝宝妈这样而已,宝宝妈自己也不想这样,但是这是她所控制不了的。

  产后沮丧常在产后的3-4天开始发作,5-14天会沮丧到了顶峰,丧到炸了,产后抑郁的发病时间基本上在产后的六个星期之内,大多数产后抑郁在生完孩子一年之后会痊愈,但是我们也不要盲目地自信,毕竟因为产后抑郁症发作,带着孩子跳楼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而且随着国家的二胎政策,会出现更多的宝宝妈,就意味着更多的宝宝妈有可能会患上产后抑郁或产后沮丧。

  我感觉就我自己的性格,光光是头脑中假设我自己生孩子,我都快抑郁了,更别提真正的宝宝妈了,所以我很能理解宝宝妈她们为什么不高兴、为什么会难过了。

  一个是生理变化,这个是任何产妇都躲不开的,本来生完孩子,身体激素水平波动就很大,激素水平的波动导致人变得敏感,但这是无法自控的事情,生完孩子之后就是会变得异常敏感、异常爱哭。

  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因素,说得简洁一点,就是身份角色的转换和家庭重心的转换,没生孩子之前,家里所有的人都围绕着准宝宝妈转,准宝宝妈是大家的掌心宝,孩子一生出来,准宝宝妈被大家遗忘在一旁,宝宝变成了大家的重心,可是宝宝的出生,妈妈有多努力,谁去关心和鼓励妈妈了?

  生第一胎的宝宝妈,在生孩子之前,她自己也是个孩子,她也需要别人的关怀和帮助,生完孩子之后,她的身份角色就突然变了,她从一个被照顾者,变成了照顾者,她也会焦虑和担心,她从来没有生过孩子,不知道小宝宝该怎么去照顾,面对一个娇弱柔嫩的小生命,她很担心自己是否有保护她健康长大的能力,总会有一天,宝宝妈会被不断的焦虑给压垮。

  心理上来说,有“身份适应不良”一说,就好比大学毕业,你要从一个愣头愣脑的学生,转变成一个精明并且会保护自己的社会人,一时间也是无法适应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很多人大学毕业之后,都会进入一段时间的低潮抑郁期。

  家庭对产妇(宝宝妈),“妈妈”这个身份角色期望太高,如果期望太高的话,会导致,宝宝只要出一丁点问题,家里人都会问:“你这个当妈的,怎么回事?”

  但是,你忘记了,她也只是第一次生孩子,初为人母,哪里有经验?

  所以,请你不要因为宝宝有什么问题,而去去责怪宝宝妈,因为她也是第一次当妈,没什么经验。

  除了生理和心理这两个大的影响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最主要的就是婴儿的性别没有满足家人的希望(基本上都是想生男孩,没生出儿子,婆婆怪儿媳,请这样的婆婆立马入土为安好么?真是讨厌);受过家庭暴力的产妇要比没有受过家庭暴力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可能性大;新生儿不够健康也会让产妇抑郁或者沮丧;遗传因素:家里有精神病史的产妇,生完孩子之后得产后抑郁、产后沮丧的概率要比没有精神病家族史的产妇高;生孩子的时候,有一些其他疾病或者意外发生的话,譬如:难产、产褥期感染等,也会让产妇抑郁或者沮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