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之谜
��以北,一处可以称作“平阳”的地方。

  翻看地图,这个“平阳”应当就在太行山东麓的井陉、行唐、曲阳、灵寿、唐县、阜平、易县、顺平一带地区。

  据《河北省县名考原》云:“阜平县境内多山,治所适当平坦,县或以此名”,阜为“兴旺昌盛”之意。夏商时代,阜平属冀州地域。周朝时,隶属并州。春秋时为鲜虞国之地,战国时系原中山国的地方。那时候,附近还有阳城以及后来设置的曲阳。

  而河北顺平县,古代称完县。直到大约七八年前,完县才因为名字不好,严重影响外来投资的兴趣,于是拼死拼活缠着国家地名委员会,最终获批改名为“顺平”县,立马经济大翻身。看来,名字也很重要呦(呵呵)!

  这个完县,是不是就是当年赵将扈辄全军败亡的不祥之地呢?二千多年才改了个名字,其官民直到如今才感觉不爽、提出来改名的吗?历史上更名的地方多了,为什么历代的上级部门偏偏不批准完县改名呢?莫非是它名副其实?其中的隐情,值得思考。

  另一个佐证是河北完县古称蒲阳,平阳是不是蒲阳的音误?

  查阅完县历史沿革,这里还是尧的出生地,战国时该地区存在曲逆县、蒲阳县,秦国统一六国设立郡县的时候,蒲阳这个名字突然消失了,只剩下一个曲逆县。我们猜想,很可能是平阳(蒲阳)已被废弃或并入了曲逆县域,原因可能是战争的破坏。

  汉代王莽篡位当皇帝,忌讳“曲逆”,取其反意,将曲逆县改为顺平县,这是顺平县开始的由来。东汉又恢复原名。《水经注》载:“汉章帝巡行北岳,以曲逆名不善,以山水之名改为蒲阴(水之南曰阴,之北曰阳,县城在蒲水(今顺平县蒲阳河)之南,)”。

  “平阳”是不是今日河北阜平或顺平县?希望能抛砖引玉,解开谜团。

  此文一出,作者也希望山西、河北不要彼此发生争斗。争啥不好?又不是为了获得“皇家龙脉或李白、赵云故里或国酒诞生之地”的名分,那样也许还值得一斗。一个败军屠戮之地,争来何用?再说了,山西已经有了一个类似的“长平”。

  书写到这里暂停,抱怨两句司马迁,然后呼朋引伴喝酒去!</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