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快速发展
,萨镇冰一脸严肃的从指挥舱口钻入潜艇里,心情有些忐忑不安,这次一定会成功吧。

  青岛已经成为中国潜艇部队的总基地,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疯狂建造改进,潜艇总数已经到达了二十来艘,已经能够成为一支单独的舰队行动。

  当然,与最先那艘魁首号比起来,现在的潜艇经过不断改进,已经越来越先进,首先就体现在航速与潜深上面。

  最新研制的这艘就是萨镇冰刚登入的那艘华夏2号,柴油机发动机一阵声响,舰尾泛起白色的水沫,缓缓消失在海面。

  尾随其后的潜入水中的是张大伟的华夏1号。

  椭圆截面的桶装指挥舱上,萨镇冰皱着眉头等待着通信室内的消息。

  现在要实验的是在海里潜艇之间用无线电互相通信,一旦成功,潜艇部队就能拧成一个整体,能够从一艘潜艇上面对其他潜艇施发号令,共进退,大总统提出的海狼战术这才能够真正的实现。

  嘟嘟嘟,通信设备不断跳动,通信兵一脸凝重的看着上面的动静。

  不久,信号传递完毕,旁边的编译人员马上翻译过来:华夏2号,这里是华夏1号,重复一遍,这里是华夏1号。

  通信员狂叫一声,有哭有笑的将旁边的编译员一把抱起,终于成功了吗!

  长崎港口,邓世昌和林泰曾一脸喜意的看着肤色各异的劳工,毫无怨言的来回搬运着机器,这些黑人和被俘虏的倭人果然能够吃苦耐劳,稍微给口饭吃,干起活来还真是勤快。

  中***队占领九州之后,便窥视上了其上大量的先进机器,得益于明治维新,***快速的朝资本主义制度迈进,从列强各国购买了众多的先进机器,有些甚至中国都还没有引进,譬如这家汽车研制厂。

  西方汽车工业刚刚起步,一些有远见的倭人就看出了其潜力,迫不及待的引进了国内,可惜还处在研制当中,就便宜中国政府了。

  九州岛上大量的工厂被搬迁一空,中***队挖地三尺,连被***人砸坏了的破铜烂铁都不放过,一股脑的运上舰队,准备运回国内。

  袁世凯站在邓世昌旁边,一脸幽怨的盯着港口的舰船,大总统啊,大总统,你这样一搞,九州还真是回到了农耕时代。

  邓世昌许是看到了袁世凯怨妇一般的眼神,笑着说道:“袁巡抚,这些良民以后就归你管了,你可要好好对待他们啊。”

  袁世凯意兴阑珊的回道:“怎么对待他们,难道带领他们去挖田耕地?”

  邓世昌一听乐了,拍了拍他肩膀,正色道:“老袁,作为一块飞地,你责任重大,不过以后朝鲜舰队会常驻海参崴,釜山,长崎三地,估计倭人不敢上岛***,你可要专门发展如生丝,纺织等轻工业嘛,还可以将九州打造成一个温泉游玩胜地。怎么说是要去挖田耕地呢!”

  袁世凯听到邓世昌的提醒,眼睛一亮,作为与***接触的桥头堡,九州可以成为中日朝贸易的中转站,想要发展起来,还真不是困难的事。

  紫禁城内,拿着北京条约原件的叶之魁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压在心中的那块大石,终于落下了地,对后世这个一直死死压制,剥削,侵略中国的国家,叶之魁终于能够自豪的说一句,没有白穿越一回。

  ***,至少在几十年内,没有翻身的可能。

  是时候将眼光从***移开了,叶之魁转身看着悬挂在墙头的巨制中国地图以及桌子上面的地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