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敌后战场
打击美日联军的有生力量为主,那么主要消耗的是美日联军的二线部队、特别是日军的二线师团,对正在前线作战的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几乎没有影响,而要牵制美日联军在正面战场上的作战行动,就得消耗美日联军的作战物资,让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无法正常作战。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游击队不但伏击美日联军的运输车队,还联合当地群众,偷袭美日联军的物资仓库。

  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场战斗发生在十二月八日,辽西地区的五支游击队协同行动,出动将近两万名游击队官兵,在当地民众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下,偷袭了位于锦州与义县之间的日军物资仓库。在半天的战斗中,游击队不但消灭了保卫这座仓库的近千名日军,还炸毁了大约二十万吨物资,抢走了大约五万吨粮食等生活物资。为了抢走物资,游击队还在南面设置了一道防线,与前来增援的美日联军战斗了数个小时。虽然在这场战斗中,游击队牺牲了将近一千名官兵,但是抢到的物资,足够五支游击队的四万多名官兵、以及逃入医巫闾山的十五万民众熬过严冬。更重要的是,这场战斗,使得即将到达锦州的e集团军没能及时获得所许的军辅物资,不得不在锦州多耽搁了两天。

  事实上,这也是敌后游击队在这场会战中,第一次有组织的袭击由重兵把守的美日联军营地。

  袭击得手之后,其他地区的游击队深受鼓舞,也纷纷效仿。

  不管怎么说,对敌后游击队而言,确保获得足够的过冬物资是生存的基础,而仅仅劫掠美日联军的运输车队,显然不够有力,收获不会大到哪里去。更重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涌入游击区,加上美日联军的扫荡行动越来越频密,游击队必须拓展道路,也就得发起更加大胆的袭击行动。

  游击队频繁出击,使得帕特里奇在兵力应用上,不得不更加注重后方安全。

  正是如此,在d集团军的进攻行动陷入困境,继续增兵的情况下,帕特里奇没有向前线增派部队,哪怕是日军的二线师团。

  当时,帕特里奇也确实没有多少兵力可派。

  占领区内如火如荼的游击战,让帕特里奇考虑到了另外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即战事拖下去的话,最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显然,美日联军肯定拣不到便宜。

  打到这个时候,巨大的战争伤亡不但使美国国内怨声载道,就连一向不太在乎伤亡的日本也心存不满。

  事实上,日本当局仍然不是很在乎伤亡,就连日本国民也不是很在乎伤亡。

  最让日本当局与日本国民受不了的是,在敌后战场上,导致日军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不是游击队太能打,而是美军不作为。

  当时,帕特里奇为了减少美军伤亡,给后方的美军下了一道命令:尽量不要介入与自身无关的战斗。

  虽然这只是一道普通命令,到底该怎么执行这道命令,还得看美军前线指挥官的理解程度,而在很多时候,美军前线指挥官并没在乎这道命令。不管怎么说,日军遭到袭击,肯定会牵连到美军,如果不去支援日军,游击队迟早会给美军制造麻烦,到时候美军还得付出更大的伤亡。但是在几次战斗中,美军前线指挥官确实没有支援遭到游击队袭击的日军,使得日军不得不从更远的地方调遣救援部队。

  即便只是偶尔发生,这样的事情也足以动摇日本国民对美国的信任度。

  在国内民意的影响下,日本当局在十二月初就宣布,如果美国不能在占领区内有更大的作为,日本肯定会考虑缩小占领区,以确保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