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沈阳被围
  黎卫东完全按照罗耀武的意思去打,把美日联军放进来,然后出动小股部队袭击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线。

  问题是,美日联军太强大了,而且东北部队的官兵没有多少斗志。

  在美日联军投入的二十六个师中,除了留在丹东与东港的四个师之外,只有五个王牌师在前面轮番进攻,另外十七个师不是充当预备队,就是拱卫后勤保障线,还有几个师负责清剿进攻路线附近的城镇。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六个主力集团军、十个新编集团军与三个民兵纵队根本挡不住。

  三月二十二日,美日联军用炮火与炸弹摧毁了本溪市,随即占领了这座几乎没有办法守卫的城市。

  打到这个时候,第十五集团军防守的地区几乎全部沦陷。

  虽然黎卫东很想把部队撤下来,但是在后面构筑防线的第四十集团军还没做好准备,他不得不让第十五集团军剩下的三万多将士化整为零,深入敌战区打游击,专门袭击敌人的辎重车队。

  这中零星抵抗给美日联军制造了不少麻烦,但是还没到阻止美日联军进攻的地步。

  更严峻的是,深入敌后的作战部队只能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而且在美日联军加大了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之后,这种支持也越来越少了。结果就是,很多在战斗中受伤的官兵得不到及时救治,非战斗牺牲越来越严重。

  短期内,部队还坚持得住。

  可是长久下去,随着还能战斗的官兵越来越少,不但对美日联军的威胁越来越小,小股活动的部队也会逐渐瓦解。

  用正规军打游击战,本来就不是正规战术。

  要打游击战,也应该武装占领区的民众,让那些扎根在民间的民兵去打,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

  可惜的是,黎卫东没有这个权力,也没有这个能力。

  组织起来的民兵都由军区司令部统一指挥与调度,向民众分发枪支,让民众去与敌人作战,那得由中央决定。

  说白了,就是敢不敢把枪发给平民百姓的问题。

  显然,美日联军不会因为中**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停止进攻。

  占领本溪后,美日联军几乎没有休整,而是换上了两个充当预备队的王牌师,继续沿着三零四国道向沈阳挺进。

  要知道,在这条进军线路上,本溪市是到达沈阳前的最后一个地级城市。

  再前进,就是辽宁省会沈阳了。

  三月二十七日,美日联军的先头部队攻占桃仙,距离沈阳市区仅一步之遥。

  进军如此神速,既让帕特里奇略感惊讶,也让他相信,罗耀武确实完蛋了,不然中**队不会如此不堪一击。

  问题是,打到这个时候,这场战斗才算进入**。

  沈阳是东北最大的城市,仅市区人口就超过了四百万,还是一座重工业城市,不但城区范围巨大,而且道路错综复杂,高楼大厦林立。

  攻打沈阳的难度不比攻占杭州小。

  当然,前提条件是,守卫沈阳的部队有决一死战的斗志。

  此时,守在沈阳城内的是第四十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在城外还有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被击溃的九个新编集团军则集中部署在城市西面,三个民兵纵队则在敌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