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 欢迎光临 新第三书包网,shubaol ]

  <span>

  ,在培育技术上想了一些办法,做了些改进,才成功的。”

  杨平忙走到王书记面前说。

  “是你自己弄的?想不到你还是个秀才镇长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

  王书记一脸佩服的表情。

  “王书记,他是华中农大毕业的,还是高级农艺师呢。”

  张主任忙插话说。

  “我们杨镇长今年还拿到了华中农大的硕士研究生证书呢。”

  花木场场长是杨平刚提拔上来的,对杨平很是感激和崇拜,也在一旁大胆地插话道。

  “啊?还是高级知识分子嘛。老张啊,我们长丰县还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呢,想不到偏僻的小王镇都有这么好的人才。”

  王书记故作惊讶地说。

  张主任笑了笑说:“是啊,这个小杨嘛,是很有才的,也很能干,就是性格有点内向,不大爱说多的话。”

  “各有各的性格嘛,只要能把工作做好就行。”

  王书记说。

  “小杨不管干哪行都干得不错。”

  张主任望着王书记点着头说。

  王书记边走边看,杨平就跟在后面指着各种各样的花木向王书记介绍。突然,王书记停止了脚步,转过身来,笑着说:“小杨啊,我将来退休了就来跟你学养花,好不好?你可不要保守啊。对了,销路怎么样啊?”

  “我们品种优良,服务周到,销路还可以,这几年扩大了种植面积。”

  杨平说。

  “这就对了,应该就要这样,只要看准了,就要放手去干,而且还要带动老百姓去干,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我们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

  王书记点着头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镇里有了十几家养花专业户,都是从我们这儿引进的品种和技术。我们这个花木场经过十多年的生产经营,积累了较多的培育嫁接技术和栽培经验,我们的花木品种已发展到了两百多个,苗木,观叶,观花等大小规格齐全,有些品种还实现了自繁自育。”

  杨平说。

  “好好,确实好。我在市委工作时就听到长丰有个花木场,今天终于饱了眼福。”

  王书记转了一会说,“还有一个林场,听说也不错?我们也去看看。”

  王书记一行坐车到了小王镇林场,一下车就诗兴大发,赞叹不已:“这真是杨树和松树的海洋啊,这么大的白杨,栽了多少年了啊?”

  “王书记,这都是速生丰产林,也就十年的时间。”

  杨平回答。

  “就十年功夫?这么大的树木我以为要好几十年才长得成呢。当时是谁搞的这个项目,好有远见嘛。”

  王书记说。

  “王书记,当时就是小杨搞的啊。这里原来全是杂草、低矮的灌木林,小杨一当上副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