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节 豪杰
>
  “嗯,知道了。”黄石回头看了看忙碌的军营。几十天的长途跋涉下来,士兵们不但没有垮掉,反倒越来越显得精神抖擞,日行军速度不但保持住了,甚至还有稳步提高的趋势。很快当地地居民就把饭菜送到了营地里,救火营的官兵们对他们表示了感谢之后,彼此间还进行着热烈的交谈,虽然大家的腔调差别不小,不过连比带划地都还是聊得挺开心。

  “大帅,又有人要求投军了。”

  这些日子来。每天都能遇到成群结队的青壮年要求加入黄石的军队。关于救火营地传闻在沿途几省之内不胫而走。很多百姓听说一个士兵每个月挣的俸禄要比他们辛苦一年还多,再加上传言的放大效果。这个数字也被传得越来越离谱。

  黄石花不了多少钱就能买到足够的物资,内陆的乡村实在是很贫穷,粮食、鸡蛋和猪肉都比海洋贸易发达的福建便宜很多。每天救火营经过的村庄就像赶集时一样热闹,周围几十里地的村民们纷纷赶来推销自己的鸡鸭禽蛋和瓜果蔬菜。救火营的厨师们除了粮食和猪肉以外,还会购买不少瓜果蔬菜,在当地一年到头吃腌菜地贫苦百姓眼里,救火营就像是在天天过节一样。

  关于这支部队地传闻,惊动了江西、湖广各省农民们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很多自负身强力壮地小伙子就嚷嚷着要投军,和黄石一起去西南平叛。用不少人的话说就是:“过上几年这种大块吃肉的生活,就是死了,这辈子也值了。”

  不过黄石当然不可能招收这些人直接加入救火营,所以他就对那个来报告的内卫士兵说道:“还是按老办法办吧。”

  “遵命。”那个内卫士兵行礼退下。

  内卫队很快就搭起了几张桌子,那些来报名的壮丁以为这是报名入伍了,于是就都激动地围拢了上来。福宁镇内卫问清了他们的姓名、籍贯后,就把这些资料一式两份写好,然后让报名者分别在两份表格上按上手印。

  等这一切都完毕后,福宁军就会把其中的一份交给那个报名者:“如果这位兄弟真的想投军,就拿着这张纸去福建霞浦,我福宁镇已经把兄弟你登记在案。你一到福宁镇后就会被编入营伍,并授予军饷。”

  这份凭据上还有福宁镇的大印,一路上投军者也可以把它当作路引,应对地方官府地盘查。

  在这个年代,不少投军的人都是对自己的身体很有自信的,但也有不少只是想来混碗饭吃。所以在福宁镇的时候,所有来报名投军的人都会经过非常严格的筛选。然后编入普通军户,等扩编时再从中挑选精华补充入新兵营。

  现在黄石正向西南疾行。他不可能、也没有时间在这个时候进行筛选,更不要说直接把这些毛遂自荐者编入救火营了。所以黄石就定下了这个规则,如果其中真有一些人肯背井离乡,不远千里去福宁镇投军地话,那他们应该是非常有自信心的汉子。

  此外黄石也考虑到,以现在地交通和通讯手段,独自跋涉千里到福宁镇投军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而已。能够到达的人不但应该有坚强的意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而且也应该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因此黄石已经传令给赵慢熊,如果真有这样地人前来投军,那就直接把他们编入新兵营进行训练好了。在给赵慢熊的信中黄石写道:“无论是不是有我的纸条,能志愿前往霞浦投军的人必然是湖广、江西的豪杰之士,若军中尽是此等壮士,那又有何贼能当我福宁军之锋哉?”

  正如黄石所料,大部分人一听要千里投军就心虚了。百分九十九的人都打了退堂鼓,毕竟大部分人连太远的村子都没有去过,更何谈独自一人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