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7,青蛙和天鹅的故事(九)
  赵斌一直都属于内向型的人,比起他所拥有的那些荣誉,对他来说更多的还是对于化学的热爱。就像某些书上说的那样,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总会给你留个窗户。

  对于化学方面,赵斌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不管是做实验还是理论知识,他总比别人学得快记得牢。尤其是当他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时,最终总能把问题彻底研究透彻,并且得出不低于三种方式的解决途径。

  天才是这个世界最为稀缺的物种,而对于赵斌来说,他已经习惯了那种孤独的感觉。身边没人听听懂他在说些什么,或者是就算听得懂也不感兴趣。

  为了避免出现尴尬的场面,郑勋校长特意给赵斌安排了提问环节。他站在台上一直不说话,只能让台下的同学向他提问了。

  第一位同学:“你过得这么落魄,为什么还要把钱全都捐了?”

  赵斌:“我不觉得我落魄,也不觉得现在有什么不好。”说到这里,赵斌又看了一眼木晓微和秦枫,仿佛陷入到了无尽的回忆中。

  赵斌的父母在他五岁时出了车祸,从那个时候开始,赵斌就变得无依无靠了。别的孩子都还在跟家人撒娇的时候,赵斌已经开始去地里干活了。父母没留下什么东西,家里也是穷的叮当响。

  赵斌父母不在的时候,家里最值钱的就是那台黑白电视机。种着家里的几亩责任田,村里人没少帮助赵斌。农耕时有人帮赵斌翻地,农收时有人帮赵斌收粮食。虽然田里的庄稼卖不了几个钱,但是解决赵斌的温饱不成问题。

  再后来,赵斌开始上学了,家里的地也就租了出去。每年除去学费,还能有一点儿存款。穷人的孩子早当年,更何况是赵斌这样无依无靠的孩子。赵斌每天都要精打细算,把一分钱摆成两半花。

  因为他没有亲人,所以更懂得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上小学时,他就已经开始为上中学的生活费攒钱了。暑假寒假的时候,赵斌就会去找一个力所能及的活计,能挣一分是一分,慢慢攒起来准备上中学的时候用。

  中学时,赵斌是班里唯一一个不用新课本的学生。他要么是跟同桌一起看,要么就是拿他捡来的高年级同学的书来看。反正他就是这样,靠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攒来的钱,读完了三年的初中。

  高中前两年,他利用暑假寒假去做兼职,挣够了两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在高三上学期,因为他偏科太严重,必须把其他科目补上来。学习压力大,没时间去做兼职。村里人就帮他筹钱,供他读完了高中最后一年。

  赵斌是整所高中里唯一没去过网吧的学生,也是唯一一个从严重偏科到基本持平的学生。没人有辅导,也请不起专业的辅导老师,他只能在课下多去找几次老师。然后把不会的全部接下来,回去之后再慢慢研究。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他正在帮村里一户帮过他的人家下地干活。镇上的邮递员来到了村里,村长和几个长辈一起带着邮递员来地里找的赵斌。当赵斌接过那份成绩单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哭了。

  因为村子比较落后,整个村子就没有家安装网线的。这也是当初赵斌跟学校老师说好的,如果成绩出来了,希望他们能给他邮寄一张成绩单。

  皇天不负有心人,成绩单终于来了。还没等赵斌拆开,村长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夺了过去。按辈分他是赵斌的大伯,平日里没少帮赵斌的忙。

  看到成绩单的那一刻,村长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对着成绩单干瞪眼。最后赵斌接过了成绩单,725分,跟他预计的差不多。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