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7,青蛙和天鹅的故事(九)
sp;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赵家村突然变得特别的热闹。先是镇上的领导来了村子,在村长的陪同下去看赵斌。然后是市里的领导,跟镇领导的做法一样。等到第二天下午,几辆挂着省里牌照和帝都牌照的车子出现在了赵家村的村口。

  这下动静真大了,省里来了一位主管教育的领导,从帝都来了几位,全都是c9里各个高校的相关负责人。直到这时很多人才知道了,原来赵斌这孩子是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天才。除了总分成绩,他还额外的答出了一道附加题。

  在那年的高考试题里,有一道可做可不做的附加题。做了不会加分,不做也不影响总分数。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无视,极少部分学生做了那道附加题。因为那道题不是高中的试题,而是已经超出了普通大学课程里的化学试题。

  赵斌答出来了,而且他还在上面列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方式。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不管是那种解题方式,都可以称得上完美。很多没答上来的学生并不知道,出那道题的人是一位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的人。

  他在出这道题的时候,一共给出了两种解题方式。那两种方式只有几个人知道,其他人根本不可能见到。但是赵斌却写出了三种解题方式,而且有两种跟那位出题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特别相似,但是又比那位的解题方式更加简单。

  当时最先找到赵斌是c9的人,所谓c9,就是华夏九所高校组成的联盟简称。华夏九所高等学府,囊括了全国各类精英和顶尖人才。凡是被c9之一选定的学生,都可以在本校申请去其他八所学校深造。

  而被c9直接选中的学生,则可以不必那么麻烦,直接可以在九所高校之间无障碍深造。不用申请不用报备,一张c9学生证,就可以在就所高校畅通无阻。自从c9建立以来,能够获此殊荣的人不超过一位数。

  郑勋校长和赵斌是老乡,两个人住在同一个镇。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郑勋刚好在老家待着。听到消息后马上就去了赵斌的家,盛情邀请赵斌去中大上学。对于赵斌的情况,郑勋更是给予了最优厚的条件。

  所有学费全免,生活费由学校承担,每个月还有不低于三千块钱的生活补助。这样一系列的优厚条件,全都是郑勋校长为赵斌开的先例。

  学校里有人反对,觉得郑勋这样做不公平。但是当郑勋把c9的邀请函放在他们面前时,那些极力反对的人再也没吱声了。在这弱肉强食的社会,能力就是一个人最好的武器。不管你贫穷或是富有,能力都会成为你最好的保障。

  能够被c9看中的人,那一个不是顶尖人才,其中不乏一些某一领域的天才。从那时开始,赵斌顺理成章的进了中大。虽然很多人不理解郑勋的做法,但是赵斌的成绩摆在那里,他们也没办法再去为难赵斌了。

  赵斌款款而谈的讲述着这些年的经历,就像是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在一起叙叙旧似得。没有了之前的约束,没有了之前的腼腆,淡定从容,站在演讲台上讲述着当年的往事。

  郑勋之所以非要把赵斌弄进中大,除了赵斌是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当年他去赵斌家找赵斌,三间破瓦房,屋里收拾的倒是挺干净的。屋里面就一张桌子和一张床,一台黑白电视和几个椅子。

  但是当郑勋看向屋里墙面上的时候,他已经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十几分专利证书的复印件,还有跟某些名人的合影,全都整整齐齐的贴在墙上。最下面的角落里,是一个装满转账回执单的盒子。

  里面满满当当的塞了一整盒子单据,饶是郑勋老爷子见过不少大世面,也是被手里的单据给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