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极好。
这也是太子和十三的不同。
太子是康熙一手带大的,哪怕犯了再多的错,康熙依然会对着他不自觉心软,见不得他受太多委屈。即便尊贵不再,也绝不会磋磨他什么,一应供给都是按着最好的来。
很明显,十三就没了这个运气。
不知康熙是不是忌讳着什么,只叫太子露了个面就弄下去了。
好在康师傅并没有在朝会上正经发落十三,倒是又给了殷陶几分希望。
废太子不是这么一纸诏书便能完成的事情,宣读诏书过后,又去告太庙、天地和社稷后才广发诏书宣告天下,这么一趟下来累得不行。
咸安宫内,太子将饮空后的酒壶交予邢飞。
邢飞会意,并未多劝,而是另给太子倒了一壶新酒过来。
太子酒量一向是好,只是为着怕饮酒误事的关系,他在当太子的这些年里素来极少饮酒,这会子已经不是太子,倒是能够饮个痛快。
只是他酒量太好,连喝三壶烈酒依然脑袋清醒得很,分毫不醉,倒是让这借酒消愁的效果大打折扣。
该难过的事情,这些年里都难过完了,今天上朝之事听到了废除自己的诏书,太子无悲无喜,甚至有一种奇妙的轻松之感,像是宿命里的尘埃落定的感觉,仿佛一早便知道这就是他的最终归宿。
皇阿玛正在气头上,先把他和十三关了两个月再做处置。
听说十三弟在养蜂夹道也过得很苦,相比十三而言,他占了个好出身,也更为幸运,皇阿玛一直不舍的苛待于他,好酒好菜管够。
他自然也知道皇阿玛为何如此决绝发落于他。
一个想要反皇父的太子,皇阿玛不想留着也是完全可以预料的事。
他也知道多隆敖很危险,一直没有拒绝对方,没有划清界限,是因为他有太多的担心和焦虑在里面。
他担心真的会有那么一天,他会用上这位军中颇有名望的将领襄助。
况且看皇阿玛表现,用得到的几率也很大,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路人。
当晚多隆敖暗中见了他,多番鼓动于他,并道机会千载难逢,以后再不会有这么巧的时候,由自己负责营地部署,而皇上也在其中。
太子当时被逼得太紧,心绪烦躁,渴望成功的心思压过了理智……
他的确是心动了,但终究还是碍于多年父子亲情没有动手。
也幸好他那晚没有动手,照后来的情况分析看来,即便那晚动了手也是毫无胜算。
若是那日他动了手,死在木兰围场的便不是十八弟,而是他这个太子了。
皇阿玛带的亲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多得多,明着的,暗着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
皇阿玛究竟是防着谁?是朱三太子还是自己?
又或者这只是帝王的习惯?
正在太子即将饮空这一壶酒之际,康熙从外面缓缓走了进来。
太子抬头,对上康熙的眼睛,并没有行礼,也没有说话。
康熙也只是静静站在那里,就这么看着他。
父子两人安静对视着,周围伺候的奴才们跪了一地。
这也是太子和十三的不同。
太子是康熙一手带大的,哪怕犯了再多的错,康熙依然会对着他不自觉心软,见不得他受太多委屈。即便尊贵不再,也绝不会磋磨他什么,一应供给都是按着最好的来。
很明显,十三就没了这个运气。
不知康熙是不是忌讳着什么,只叫太子露了个面就弄下去了。
好在康师傅并没有在朝会上正经发落十三,倒是又给了殷陶几分希望。
废太子不是这么一纸诏书便能完成的事情,宣读诏书过后,又去告太庙、天地和社稷后才广发诏书宣告天下,这么一趟下来累得不行。
咸安宫内,太子将饮空后的酒壶交予邢飞。
邢飞会意,并未多劝,而是另给太子倒了一壶新酒过来。
太子酒量一向是好,只是为着怕饮酒误事的关系,他在当太子的这些年里素来极少饮酒,这会子已经不是太子,倒是能够饮个痛快。
只是他酒量太好,连喝三壶烈酒依然脑袋清醒得很,分毫不醉,倒是让这借酒消愁的效果大打折扣。
该难过的事情,这些年里都难过完了,今天上朝之事听到了废除自己的诏书,太子无悲无喜,甚至有一种奇妙的轻松之感,像是宿命里的尘埃落定的感觉,仿佛一早便知道这就是他的最终归宿。
皇阿玛正在气头上,先把他和十三关了两个月再做处置。
听说十三弟在养蜂夹道也过得很苦,相比十三而言,他占了个好出身,也更为幸运,皇阿玛一直不舍的苛待于他,好酒好菜管够。
他自然也知道皇阿玛为何如此决绝发落于他。
一个想要反皇父的太子,皇阿玛不想留着也是完全可以预料的事。
他也知道多隆敖很危险,一直没有拒绝对方,没有划清界限,是因为他有太多的担心和焦虑在里面。
他担心真的会有那么一天,他会用上这位军中颇有名望的将领襄助。
况且看皇阿玛表现,用得到的几率也很大,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路人。
当晚多隆敖暗中见了他,多番鼓动于他,并道机会千载难逢,以后再不会有这么巧的时候,由自己负责营地部署,而皇上也在其中。
太子当时被逼得太紧,心绪烦躁,渴望成功的心思压过了理智……
他的确是心动了,但终究还是碍于多年父子亲情没有动手。
也幸好他那晚没有动手,照后来的情况分析看来,即便那晚动了手也是毫无胜算。
若是那日他动了手,死在木兰围场的便不是十八弟,而是他这个太子了。
皇阿玛带的亲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多得多,明着的,暗着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
皇阿玛究竟是防着谁?是朱三太子还是自己?
又或者这只是帝王的习惯?
正在太子即将饮空这一壶酒之际,康熙从外面缓缓走了进来。
太子抬头,对上康熙的眼睛,并没有行礼,也没有说话。
康熙也只是静静站在那里,就这么看着他。
父子两人安静对视着,周围伺候的奴才们跪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