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着他的心情办事。

  太子会不会也对他有所怨恨呢?会不会想要报复于他?

  有一点肯定的,等到太子登基之后,一定会替索额图平反。

  既然索额图成了忠臣,那杀害忠臣之人必当就是昏君了。

  那他呢?在太子继位之后又会扮演什么样角色?

  不分青红皂白,误杀忠臣的残暴昏君?

  这次幽禁太子的导火丨索也是因着索额图留下的人——满洲正白旗将领多隆敖。

  此人隐藏很深,虽然一直是太子丨党但不大表现出来,深得康熙信任。

  多隆敖心中一直是支持太子早些登位,他崇尚唐太宗,熟读玄武门政变一节,觉得越晚上位变故越多,甚至认为在某些必要的时间可以使用“非常手段”。

  换言之,多隆熬支持太子反了他这个皇帝。

  而太子明明知道对方想反,却一直同他关系良好,时时保持联系。

  说太子潜意识里不想反,康熙也是不信的。况且根据查收到的来往信件和刑讯证人后得知,多隆敖露出这个意思后,太子并没反驳或者斥责,态度也是一直有些含混不清。

  也是他用人不查,当时在木兰围场,多隆敖就是护驾领军。

  而在木兰围场之时,太子行为也极为反常,念头已经上来了也说不定。

  再说了,即便太子这次没有反,不代表以后不会反,有这些人在他身边鼓动教唆,被说服也是迟早的事。

  况且太子想反随时都是能反的,毕竟有太多支持和拥护者盼着他早早上位了。

  终归是做太子时间太久了,像滚雪球一般膨胀,势力也实在太大了。

  殷陶从佟家回去的当晚,宫里来了侍卫传旨,请殷陶明天早上过去早朝旁听。

  殷陶是光头阿哥,没有特殊重要的的事情是不用上朝的。

  看着来人神色匆匆一脸凝重,殷陶心中突然升起一种预感——康熙可能要对太子和十三的事情做一个了结了。

  虽然以前遇上的事情也不少,但殷陶从来没有遇过这般压抑和死寂的早朝。

  而废太子诏书便在康熙到来之后开始宣读。

  废太子在位时间不短,又因着一直很得康熙宠爱的缘故,不管在官员还是百姓心中,都是一个机敏、聪颖且颇有才干的太子,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康熙既然不要这个太子了,就必须有不要他的正当理由。

  其实在两个月前,在康熙的授意下,京中官员便已经开始为废太子一事造势,从前从不敢议论太子的那些人,也都能说了太子的各种不好出来,请求康熙废太子的折子也一直没有断过。

  对于康熙而言,这时对太子的仁慈就是对自己名声的残忍。

  所以这封废太子的诏书并没有粉饰太平,甚至将太子很多原本不值一提的小毛病也上纲上线。

  毕竟太子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集结势力绝对不能小觑,任何一点苗头都能叫他东山再起。

  在大家都低着头在地上找金子时,殷陶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太子。

  相比起十三的狼狈而言,太子即便被幽禁了这么久,却没有半分凌乱,可见伺候之人把他照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