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阎应元也来了!
��看了起来……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那种日后的大贤呢?毕竟这可是刘宗周挑选出来的人啊……
接着杨山芦就一个个看了起来……陈确,这是个名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同时也是刘宗周的三大弟子之一,这个人能来书院执教,算是捞到了。
接着杨山芦又看到了几个不错的名字,令他心中暗暗欣喜,可是等到杨山芦继续往下看的时候,却是惊的手都抖了一下!
阎应元?字丽亨?
我靠,这不可能吧!这不就是那位著名的江阴典吏吗!
因为这位可是太有名了!在后世满清征服中原的时候,依靠一座小小的江阴城,创下了著名的江阴八十一日!致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
就算最后被俘之后也是誓死不降!含笑赴死!实乃著名的民族英雄!气节永垂天地!
甚至按照后世的评价,如果再多几座江阴这样的城池,满清损失惨重之下,无力掌控中原都说一定!可见阎应元做出的伟大贡献!可是现在呢……
这样的人杰居然也来了书院?天下英雄纷纷来投?
而看见杨山芦如此失态,刘宗周也是好奇的看了一眼,而他看到阎应元的名字之后,就是有些得意的道:“你认识他?此人不是我的弟子,而是我一个老友推荐的,我见他文采一般,但是见识出众,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也就带了过来。”
这还用说么?杨山芦忍不住在心里腹诽道,如果英雄人物,著名豪杰,还会没有见识么!
只是终于确定之后,杨山芦却差点都忍不住要欢呼起来了,这就是得陇望蜀了……本想得陇,却能望蜀!开办一个培养人才的书院,还能把这样的英杰吸引过来,实在是意外之喜了。
而且以杨山芦对阎应元的了解,他的特长远远不在于文采方面,而是在于突出的军事才能!
毕竟凭着江阴一座孤城,可以死守八十一天,并且折损我无敌大清三王十八将的,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而这对于杨山芦以后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没错,因为杨山芦计划中的书院,可并不是要培养只会做八股文章,百无一用的废物来!
杨山芦要推行的是素质教育!要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例如杨山芦就准备以后增加农学教育,增加军事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
而现在呢,有了阎应元这样的军事奇才,最多稍加点拨一下,就有了现成的军事教官,这又如何不让他欢喜呢?
不过在接下来,杨山芦就没有发现令他惊喜的人选了,不过总的来说已经可以满意了,刘宗周带来的这些门人弟子,都是经过他认真挑选的,就算称不上当世名士,那也都是上乘之选。
不过看见刘宗周还在翻阅那本办学纲要,杨山芦觉得与其等到刘宗周发飙,还不如他先说出来,于是杨山芦就道:“老先生,关于如何办理书院,我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老先生雅正。”
“那你说说看吧!”刘宗周就并不在意的道,而且他也确实没有在意……心道我都做了一辈子的学问了,还能不如你吗?
不料杨山芦接下来说的话,却是实实在在震慑到了他。
只听杨山芦说道:“我的看法就是,书院中教授的内容要改!也就是说四书五经之类的内容,最多占到一半!而另外�
接着杨山芦就一个个看了起来……陈确,这是个名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同时也是刘宗周的三大弟子之一,这个人能来书院执教,算是捞到了。
接着杨山芦又看到了几个不错的名字,令他心中暗暗欣喜,可是等到杨山芦继续往下看的时候,却是惊的手都抖了一下!
阎应元?字丽亨?
我靠,这不可能吧!这不就是那位著名的江阴典吏吗!
因为这位可是太有名了!在后世满清征服中原的时候,依靠一座小小的江阴城,创下了著名的江阴八十一日!致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
就算最后被俘之后也是誓死不降!含笑赴死!实乃著名的民族英雄!气节永垂天地!
甚至按照后世的评价,如果再多几座江阴这样的城池,满清损失惨重之下,无力掌控中原都说一定!可见阎应元做出的伟大贡献!可是现在呢……
这样的人杰居然也来了书院?天下英雄纷纷来投?
而看见杨山芦如此失态,刘宗周也是好奇的看了一眼,而他看到阎应元的名字之后,就是有些得意的道:“你认识他?此人不是我的弟子,而是我一个老友推荐的,我见他文采一般,但是见识出众,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也就带了过来。”
这还用说么?杨山芦忍不住在心里腹诽道,如果英雄人物,著名豪杰,还会没有见识么!
只是终于确定之后,杨山芦却差点都忍不住要欢呼起来了,这就是得陇望蜀了……本想得陇,却能望蜀!开办一个培养人才的书院,还能把这样的英杰吸引过来,实在是意外之喜了。
而且以杨山芦对阎应元的了解,他的特长远远不在于文采方面,而是在于突出的军事才能!
毕竟凭着江阴一座孤城,可以死守八十一天,并且折损我无敌大清三王十八将的,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而这对于杨山芦以后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没错,因为杨山芦计划中的书院,可并不是要培养只会做八股文章,百无一用的废物来!
杨山芦要推行的是素质教育!要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例如杨山芦就准备以后增加农学教育,增加军事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
而现在呢,有了阎应元这样的军事奇才,最多稍加点拨一下,就有了现成的军事教官,这又如何不让他欢喜呢?
不过在接下来,杨山芦就没有发现令他惊喜的人选了,不过总的来说已经可以满意了,刘宗周带来的这些门人弟子,都是经过他认真挑选的,就算称不上当世名士,那也都是上乘之选。
不过看见刘宗周还在翻阅那本办学纲要,杨山芦觉得与其等到刘宗周发飙,还不如他先说出来,于是杨山芦就道:“老先生,关于如何办理书院,我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老先生雅正。”
“那你说说看吧!”刘宗周就并不在意的道,而且他也确实没有在意……心道我都做了一辈子的学问了,还能不如你吗?
不料杨山芦接下来说的话,却是实实在在震慑到了他。
只听杨山芦说道:“我的看法就是,书院中教授的内容要改!也就是说四书五经之类的内容,最多占到一半!而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