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即使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考试了,但每经历一次,都觉得人脱了一层皮。
郑迟比他更惨,出来后还病了一场,好在只是小病,吃了几天药就好得差不多了,并没有耽误殿试,还正好赶上放榜。
会试放榜之后,元嘉高中会元!
进士功名板上钉钉了!因为殿试只排名次,不会刷人,而堂堂会元,再如何也不可能在殿试中落到同进士中去。
郑迟这次名次大概是受了身体因素影响,名次比乡试还差,只排在了第十六名,落到了十名开外。
元嘉在会试放榜之后,再来到郑府,发现府上并无多少喜气,也就是郑父对他高中会元表示了赞许和喜悦,郑母见到他就拉着一张脸,好像不待见他。
想到郑迟的名次,元嘉有点明白了,大概是郑迟的小心肝又受刺激了,尤其是年龄比自己小的朋友考了第一名,而自己却掉到十名开外去了,都是上同一个补习班,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而心疼儿子的郑母自然看元嘉这个对照组心情不爽了。
实际上郑母更加不爽的是,元嘉成绩太好,显得之前她和郑湘迫不及待的把郑澜推出来的行为特别傻,早知道杨元嘉能高中会元,就不必让郑澜回到郑府了。
不过郑母倒也没把一个会元放在心上,会试成绩好,殿试名次高,不代表日后官途顺畅。
在翰林院熬到致仕的老状元还少吗?
整个郑府,大概就是自认为慧眼识珠的郑父和白捡了一个进士夫婿的郑澜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了。
就连郑迟都在为元嘉高兴的同时有些柠檬,他难免会想:要是自己最后一场考试没有生病,说不定自己也有机会争一争那会元之位呢!
然而不管他再怎么后悔懊恼,会试已经过去了,时间不能重来,他也不可能重考。
殿试即将来临。
元嘉登上天子堂,忽然想起“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诗来。
科举考试真的是古代寒门学子唯一的晋身之路了。
当今圣上登基已有八年多,英明神武,是个明君。而膝下皇子未长成,没有夺嫡之争,正是做朝臣最放心的时候。
不必担心顶头上司是昏君,也不用担心站队问题。
元嘉看着殿试卷子上的题目,略一思索,心中就有了腹稿。
第1章 农门天骄【11】
殿试结束, 三天之后才放榜。
元嘉只考了第三名,探花。
把目标放在状元上的元嘉有点失望,虽然他对名次并不是特别在意,但状元入朝就是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而榜眼和探花就只能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起步品级就差了一级。
对没什么背景只能靠自己打拼的元嘉来说起步若是高一点,自然能更快掌握实权。
元嘉本以为是自己的文章不不如状元和榜眼让皇帝喜欢, 结果后来却从郑父口中得知:“陛下对你的策问十分满意, 本想点你作状元的, 但因你的相貌在本届进士之中最出众, 便点你为探花郎!”
元嘉:“……”所以说他这是长相耽误了他的前程吗?唉, 他本想靠才华, 奈何容貌太过俊美,遮掩住了他的才华!他也很无奈啊!
郑父却不觉得元嘉�
郑迟比他更惨,出来后还病了一场,好在只是小病,吃了几天药就好得差不多了,并没有耽误殿试,还正好赶上放榜。
会试放榜之后,元嘉高中会元!
进士功名板上钉钉了!因为殿试只排名次,不会刷人,而堂堂会元,再如何也不可能在殿试中落到同进士中去。
郑迟这次名次大概是受了身体因素影响,名次比乡试还差,只排在了第十六名,落到了十名开外。
元嘉在会试放榜之后,再来到郑府,发现府上并无多少喜气,也就是郑父对他高中会元表示了赞许和喜悦,郑母见到他就拉着一张脸,好像不待见他。
想到郑迟的名次,元嘉有点明白了,大概是郑迟的小心肝又受刺激了,尤其是年龄比自己小的朋友考了第一名,而自己却掉到十名开外去了,都是上同一个补习班,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而心疼儿子的郑母自然看元嘉这个对照组心情不爽了。
实际上郑母更加不爽的是,元嘉成绩太好,显得之前她和郑湘迫不及待的把郑澜推出来的行为特别傻,早知道杨元嘉能高中会元,就不必让郑澜回到郑府了。
不过郑母倒也没把一个会元放在心上,会试成绩好,殿试名次高,不代表日后官途顺畅。
在翰林院熬到致仕的老状元还少吗?
整个郑府,大概就是自认为慧眼识珠的郑父和白捡了一个进士夫婿的郑澜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了。
就连郑迟都在为元嘉高兴的同时有些柠檬,他难免会想:要是自己最后一场考试没有生病,说不定自己也有机会争一争那会元之位呢!
然而不管他再怎么后悔懊恼,会试已经过去了,时间不能重来,他也不可能重考。
殿试即将来临。
元嘉登上天子堂,忽然想起“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诗来。
科举考试真的是古代寒门学子唯一的晋身之路了。
当今圣上登基已有八年多,英明神武,是个明君。而膝下皇子未长成,没有夺嫡之争,正是做朝臣最放心的时候。
不必担心顶头上司是昏君,也不用担心站队问题。
元嘉看着殿试卷子上的题目,略一思索,心中就有了腹稿。
第1章 农门天骄【11】
殿试结束, 三天之后才放榜。
元嘉只考了第三名,探花。
把目标放在状元上的元嘉有点失望,虽然他对名次并不是特别在意,但状元入朝就是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而榜眼和探花就只能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起步品级就差了一级。
对没什么背景只能靠自己打拼的元嘉来说起步若是高一点,自然能更快掌握实权。
元嘉本以为是自己的文章不不如状元和榜眼让皇帝喜欢, 结果后来却从郑父口中得知:“陛下对你的策问十分满意, 本想点你作状元的, 但因你的相貌在本届进士之中最出众, 便点你为探花郎!”
元嘉:“……”所以说他这是长相耽误了他的前程吗?唉, 他本想靠才华, 奈何容貌太过俊美,遮掩住了他的才华!他也很无奈啊!
郑父却不觉得元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