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状元变成探花有什么可惜的, 重要的是能被皇帝记住, 哪怕只是有零星印象, 也是非常难得。

  接下来郑父与元嘉商议起婚期来, 元嘉希望能早日成婚, 毕竟他马上要入翰林院为官, 而新科进士会有两个月的探亲假,正好可以趁这个时间成亲,然后带着新婚妻子回一趟家乡入族谱。

  但郑父自己心里清楚, 郑澜在庄子上没有接受什么精英教育,连管家都管不利索, 之前突击学习了一个多月也不顶用,因此他以舍不得女儿太早出嫁而把婚期延后了一年。

  元嘉想了想,未婚妻郑澜的年龄不大, 多等一年也好,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郑父在元嘉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之后,心中愧疚更甚,对元嘉的态度也更好了,好到元嘉心里有些犯嘀咕的地步。

  元嘉身为探花郎,不必考庶吉士,直接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当他穿上那一身正七品的官服时,杨父杨母激动的围着他看个不停,心里的喜悦就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再也压抑不住了。

  杨母期待的问道:“元嘉,我们什么时候回老家啊?”她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去炫耀了。

  在京城,她实在没有炫耀的对象,满心欢喜却憋得慌。

  杨父脸上也露出了期待之色,他也很想回乡祭告祖先,让祖宗们都知道,他儿子杨元嘉光宗耀祖啦!

  元嘉一边换下身上的官服,一边说道:“再过几两天就可以回乡了,先准备一下。”

  杨母忽然又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问道:“你和郑小姐的婚事……”

  元嘉答道:“娘,我已经跟郑大人商量好了,就定在明年十月初,秋高气爽,正是好时候。”

  杨母有些失望,还要再拖一年,她儿子年龄可不小了,她得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孙子啊!

  但如今杨家的事情全都由元嘉来做主,便是杨父杨母也都习惯听儿子的话,在他们看来,儿子是杨家全族最出息的人了,听他的准没错。

  元嘉都做好了决定,杨母心中失望,也没多说什么。

  <<<<<<

  杨家村。

  此时杨家村的人已经收到了平安县县令派人来传的喜报了,众人都知道他们村子里的杨元嘉考上了戏文中的探花郎,一个个高兴得仿佛在过年,热闹又喜庆,村民们把杨爷爷杨奶奶家的门槛都快踏破了。

  “三叔慢走啊!”杨三柱把一个中年男人送出门,看着对方走远,稍微松了口气。

  这些天他简直忙坏了,光是待客就没个空闲时候。

  自从县令亲自登门告诉爷爷,堂兄杨元嘉考中探花的喜讯,全村都轰动了,上到村长族老,下到普通村民,一个个全都上门来送礼,就连家境最贫困的也要送一条腊肉过来。

  目前杨家二老年纪大了不方便待客,李氏和杨大柱的性格也撑不住这场面,因此出面待客的就是开店好几年的杨三柱。

  村子里上门拜访的人都送走了,接下来就是平安县以及附近县城赶来的乡绅地主上门拜访了,杨三柱扯着张热情的笑脸继续招待这些客人。

  终于等日落西山时,才算空闲了下来。

  杨三柱一口气把桌子上的凉茶灌进肚子里,才算缓解了一些口干舌燥的感觉。

  杨爷爷拄着拐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