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校友录番外
��狭。两人关系居然上了一个台阶,倒似密友了。关系太好了,池脩之故去之后,池宪丁忧三年,出孝之后,萧复礼不用人提醒就直接把他好基友给拎了来拜相。

  两人联手,并没有什么亮眼大招。萧复礼不像他儿子萧炎,处理好国政之余,还亲自上阵把恢复了元气狄人一气赶出四千里,史上称之为“大帝”。池宪也不像他曾孙池晨书,这位仁兄卷起袖子就提出了废除贱籍、改为雇佣主张,上扁皇帝下抽群众,把反对派轰成了灰渣渣,自己愣是嘛事没有,被大书特书称为仁政、多少人祝他公侯万代。这下场比起另一位改革家魏静渊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这两人就是辛勤低调地做着推广积累工作,推广教育、推广先进耕作方法与优良品种,继续减轻赋税、继续削弱特权阶级特权。事实证明,承前启后工作不好做,先期景宗突进,国家需要休养生息,后期萧炎发力,也是倚仗积累。池晨书敢废贱籍,也是因为生产力解放与社会发展结果和需要——全国推广种植技术,粮食产量增加,剩余劳动力析出,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为政者,从政客变成政治家,需要只有一句话“耐得住寂寞,穿得了素衣”,不去追求好看功绩名目,不为了给自己胸前多别一枚漂亮勋章而空耗民力误国误民,不怕自己本纪、传,写得不够亮眼,踏踏实实做事,本本份份做人。这时,大家已经离不开你了,犹如空气,存时候不觉得,却又万万不可失去,这就是低调华丽。

  ————————————————————————————————

  现大家看到了,这本名册排行编写,不是按照社会地位,而是按照对社会推动。下面要出场却是一位真·妇女之友,此君姓郑名世凤,秉承高祖郑靖业一惯作风,对女性相当之友好!

  ~郑世凤篇~

  郑世凤出生那会儿,老郑家已经从草根变成土鳖勋贵了,上上下下都透着一丝精英范儿。而老郑家代代相传多子少女情况也他爹娘这一对身上被打破。

  郑氏多子,这是共识。郑家一旦出现个女儿,总是挺抢手。大家也乐意把女儿往他们家里嫁,因为这家里不兴纳妾,不兴搞侍婢搞到床上去,也没听过有什么庶子丑闻一类。然而郑氏女总是不够用,因为生得太少了。

  到了郑世凤他爹一辈儿,郑世凤几个堂叔噗噗生儿子,他爹就哗哗地生女儿,一直生足了五个女儿,才生出郑世凤一个儿子,郑世凤降世艰难程度仅次于当年锅巴前辈。照说这样一个宝贝疙瘩,应该捧着抱着含着,结果他却被五个姐姐支使得像个小奴隶。

  郑世凤小同学不干了!凭什么呀?这不坑爹呢吗?怎么人家房里男孩儿多,自家房里女孩儿多么?叔伯家里堂姐妹少,兄弟们让着,自家姐妹多,难道不该照顾一下可怜小弟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男人成为弱势群体事情?

  郑世凤同学对于“人口比例与弱势群体现状”产生了深厚兴趣。由于长幼年龄差,郑世凤虽然辈份低好多,但是比池宪年龄小得也不算太离谱,到他上学时候,郑琰还活着,并且对郑世凤小朋友关于男女人口比例问题这样研究很感兴趣,支持他去搞。

  条件相当充足,郑世凤开始统计京兆人口,男女,一户一户地算,搬着个小板凳坐小桌子前,一把算盘打得飞。吭哧吭哧算了好几年,后让他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结论:这个世界上,至少是京兆地界上,男人居然生得比女人多!

  按照户籍统计,京兆籍之良民,以郑世凤出生那一年为例,男子有五万七千六百八十九人,女子却只有五万三千八百七十一人,男女性别比例将近一百零七比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