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又一次密议

  徐莹那里.正与娘家人谋划.一直没有把郑琰宣进宫里商量。正合了郑琰之意.如果是萧复礼自己跟她说了.她还要认真考虑萧复礼意见.萧复礼不说.她乐得打太极。杞国公家如愿.徐莹也得念着她好.世家赢了.也凶残不过她。自己有势力就是这么爽

  不理会这事.郑琰开始琢磨起学校事情来了。高年级生想参加京兆县考.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两个月时间了.大家功课都还学得不错.平时又各种模拟考.郑琰倒不太担心他们整体成绩。她现想是.如何学校里另开一门课.她想引入所谓“实验科学”。

  穿越太久.许多前世知识、常识都记得不太清楚了.她脑海里“实验科学”这个概念.大约与百度来概念未必相符。实验科学她这里就是很简单一个概念:建立个“科研”概念.好能够整理出一个理科体系出来.哪怕以她这个小半桶水、以她那个刚刚起步学校只能做个开头.做个雏形.也不枉办了一回学校了

  古人其实都很聪明.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或许是生产力关系.又或者是没有触到那个节点.科研方面以实用为主。照郑琰看来是“以需要带动科研.而不是以科研带动生产发展”。虽然事实与恩格斯大叔“大学与社会需要对生产力推动”不谋而合.郑琰还是觉得至少要把这个想法给公布出来才好。无限好文.晋江文学城文学城

  有这个想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一直忙.又觉得这是一个“生产力不太发达封建社会”暂时不需要什么科研.没有环境土壤.不能转化成实际生产力.自己感兴趣也是白搭。直到她收到池惰之来信。

  池惰之与郑琰之间书信往来并不是千篇一律你好我好大家好.多是讨论工作生活中问题.有时还有学习上问题.互相探讨.商量解决之道。

  池惰之一封信写是春耕开始了.由于司州经历战争.人口减少.有不少土地被抛荒.他一方面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招徕流民耕垦.一方面也想.是不是能有办法让一个人可以耕多地.又或者是让土地亩产高一点。然而他是个没于过农活人.所以比较忧愁.虽然也请教了老农.他还是觉得眼下亩产不够。

  这就触动了郑琰心事.琢磨起至少是农业科研方面问题来了。只是还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她学校里.哪怕是技术宅.也对农业科研不精通——没有专业技术人材而且虽然国家重农事.可让出身贵族学生们研究种田.会不会被抗议啊?这跟劳动课种菜还不是一个性质

  郑琰很忧愁.想来想去.或许她爹郑靖业能够给她指一条明路。

  郑靖业略有些惆怅.虽然是自己决定退休.但是如同所有老于部一样.退居二线神马.未免虐心。现朝上又争吵.双方都希望他表个态.他哪一边也不想支持.就是想打个太极。有那功夫.他还再仔细安排一下退休事宜呢。

  萧复礼婚事他也考虑过了.狄部已经打过了.作为一个强力主战派.郑靖业执政生涯也算圆满了.到时候史书里记上一笔.也只有说他这件事情上做得对。他再于个两三年.萧复礼就十三、四了.可以筹划婚礼了.皇帝一结婚.他就退休.同时上表请皇帝亲政.请皇太后还政皇帝离开朝堂颐养天年。可卖萧复礼一个大大人情。

  郑琰过来时候.郑靖业正琢磨着他退休报告.一定要写得感人肺腑才行

  郑琰熟门熟路地奔到书房.郑靖业从老花镜片儿上放出两道冷光.郑琰被他那幽幽目光看得一哆嗦——他老人家什么时候这么……呃.多愁善感啦?这不科学

  郑靖业放下笔.慢吞吞地道:“你这急匆匆.必是有事。”

  郑琰于笑两声.说明了来意。郑靖业静坐着.等她说完了.郑靖业才道:“你总有些奇怪念头.是好事.却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