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诸部皆开所属科,广纳天下读书子
贪廉政总司”可好?!

  然而很明显,刘大夏此事的表情告诉刘健:不好!

  刘健看着他的表情,很想说一句麻卖批!

  可惜毕竟老刘他是内阁首辅啊,不好这么骂出口。

  “此事其实倒也并非不可行……”

  张小公爷笑吟吟的站出来了,眨巴着他那双漂亮的丹凤桃花轻声道。

  “比如恩科之外,其实还能再开专门的录科……”

  弘治皇帝听得这话不由得瞪大了眼珠子,张小公爷则是撇撇嘴。

  科举制度不是不好,但特么这么多年也得进行改进啊!

  比如这录科,只是单向一科录取这首先官员就不够使唤的。

  而且这些录取的进士们还得重新学习一遍,才能够勉强胜任一定的工作。

  “痴虎儿的意思是……”

  弘治皇帝听得张小公爷的话,不由得若有所思。

  如果是从前内阁大学士们或许会不太同意,但现在他们的风格已经转向务实了。

  皇帝和内阁的风向,就是诸部的风向。

  这种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以算得上是这些日子张小公爷不断挤压下大明产生的新变化罢!

  “小子的意思是,既然是开科为国取士为何这么多年没有想过开其他科?!”

  张小公爷抚着额头,叹气道:“刑名、户部户籍钱粮核算、庠序教谕……”

  “诸位大人也是在国朝协助陛下处理朝政多年了,岂不知有专人学习更易上手乎?!”

  这话说的,弘治皇帝一头黑线。

  的确啊!这群老瘪犊子都喊着缺人、缺人、缺人,可特么谁都不琢磨怎么增加人手。

  再想到张小公爷说的,国朝百五十年养了这么数万读书人是干啥吃的?!

  就特么啃国朝的老米饭么?!而且很多还啃不着啊!

  要这么放任下去,迟早得生出祸害来。

  “若是开科也并非不可……”

  刘健本就是相对较为务实的,于是张小公爷提出这个想法后他就开始琢磨了。

  这些个老宦海们,哪儿有笨的?!

  只是他们政务庞杂很多时候实在是太忙了,其次他们的惯性思维也让他们从来不往这方面琢磨。

  “若是司律部、户部、教谕部……尽皆开科,也并非不可……”

  马文升琢磨了一下,觉着这事儿亦是可行的。

  大明现在事物不断的在细致化,而这种细致化带来的好处是国朝的掌控力更高。

  但随之而来的坏处便是,需要的官宦人手也在不断的增多。

  好在张小公爷左右扑腾了一圈,居然给户部挣回来了一大溜的土地。

  顺带着查没了一大溜的金银粮食,一下子户部就富余起来了。

  接着莫名其妙的左右倒手之下,户部居然成为了许多大商行的股东。

  根据现在这些个商行的盈利来计算,户部那是每年都挣不少银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