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sp;罢了罢了,有人好文,有人好武,还有人什么都学不会,有些事情真不能强求。钟老爷子这次算是彻底看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牛不吃草他还能强按头不成?再说,三孙子最近那么懂事,岂是心无成算之人?既然那么不想走仕途一道,就随他去,想来他定有解决之道。
对于钟庆然的能力,钟老爷子不可能丝毫无察觉,怎么看,三孙子都不是一个无能之人,难道有家人看着,还能被人欺负不成?
想通之后,钟老爷子直接指出关键问题:“族学里规矩严,我也不知道你说的折中方案,先生答不答应,等我问过再说。”
钟庆然也知道他提的要求有些让人为难,可是不试试他又不甘心。他离开学校这么多年,早就没了当初一心学习的劲头,与其把人整天绑在课堂上,还不如做些他自己感兴趣的事。
钟老爷子行动利索,当天就走了一趟族学,好话说了半天,才让先生们答应,允许钟庆然旁听,课业问题他们不过问,什么时候想去便去。
这倒并非为钟庆然开的特例,钟庆书钟庆竹之前还不是这样?两人是三天晒网,两天打鱼,年纪小时不懂事,被人撺掇着逃课,等到懂事了,逼着自己耐心听了几天课,结果愣是听得昏昏欲睡,就再没了这份心思。
这事,钟庆然是知道的,要不然,他也不敢怂恿钟老爷子去游说。只是他做得更绝,这是摆明了把丑话说在前头,过了明路之后,以后别人就不能再拿这事说他。
钟家只有三套课本,钟正信那套还不好拿,便只能两人共用一套。
隔天,钟家四兄弟浩浩荡荡冲向族学,很是被人围观了一阵。
这回不用人说,村民们都知道,钟家是真的发了,能供得起五个学子,不算在县学就读,开销很大的钟正信,光那在族学就读的四人,即便束脩有一定程度优惠,那开支也不是普通农户能承受的。
钟庆然乖乖上了一天学,回到家后,感觉整个人都有些不大好。夫子讲课太沉闷,就连他这样有前世经历,具备成年人心态的人,都止不住要打瞌睡。他实在是佩服那些从族学中走出去的学子,若没足够忍耐力,意志不够坚定的,就会跟钟庆书他们那样,对课业毫无兴趣。
不光如此,猛然间从自由散漫,变成规规矩矩,这也让钟庆然很是不适应。再如何,既然已经答应钟老爷子,起码最初一段时间就算装样子也得装像点。
听说钟庆然现身族学,钟庆竹便拉着钟庆书屁颠屁颠跑来瞻仰,还有模有样跟着一起胡闹。
还好,族学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至少对待学业态度很是端正,那些心不在这上面,被家人逼着来混日子的,讲课期间你睡觉可以,却是决不允许打搅其他人的课业。
心态不同的两方人马,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倒是相处得还算和谐。
待了几天,钟庆然对族学了解深刻许多。
族学先生有限,只大致分为甲乙丙三个班,丙班是连字都还认不全的蒙生。乙班进了一步,那些学习一般,或者无意科举的人,都分配在这里,挪窝的可能性不高。而甲班则都是有志于走科举之路的学子,一般在这里读到考中童生,到了那时,实在家贫的会选择继续在这里求学,但凡有点钱的,都会选择县学,钟正信就是如此。
族学对于一般族人来说,是让他们翻身的好地方,对于富贵加身的钟氏一族各房而言,却有些鸡肋。真有能耐的,都是请先生上门坐馆,钟庆书本来也该有这等待遇,可惜,他自小就像被流放一样,让他进族学,还是家中人有所顾�
对于钟庆然的能力,钟老爷子不可能丝毫无察觉,怎么看,三孙子都不是一个无能之人,难道有家人看着,还能被人欺负不成?
想通之后,钟老爷子直接指出关键问题:“族学里规矩严,我也不知道你说的折中方案,先生答不答应,等我问过再说。”
钟庆然也知道他提的要求有些让人为难,可是不试试他又不甘心。他离开学校这么多年,早就没了当初一心学习的劲头,与其把人整天绑在课堂上,还不如做些他自己感兴趣的事。
钟老爷子行动利索,当天就走了一趟族学,好话说了半天,才让先生们答应,允许钟庆然旁听,课业问题他们不过问,什么时候想去便去。
这倒并非为钟庆然开的特例,钟庆书钟庆竹之前还不是这样?两人是三天晒网,两天打鱼,年纪小时不懂事,被人撺掇着逃课,等到懂事了,逼着自己耐心听了几天课,结果愣是听得昏昏欲睡,就再没了这份心思。
这事,钟庆然是知道的,要不然,他也不敢怂恿钟老爷子去游说。只是他做得更绝,这是摆明了把丑话说在前头,过了明路之后,以后别人就不能再拿这事说他。
钟家只有三套课本,钟正信那套还不好拿,便只能两人共用一套。
隔天,钟家四兄弟浩浩荡荡冲向族学,很是被人围观了一阵。
这回不用人说,村民们都知道,钟家是真的发了,能供得起五个学子,不算在县学就读,开销很大的钟正信,光那在族学就读的四人,即便束脩有一定程度优惠,那开支也不是普通农户能承受的。
钟庆然乖乖上了一天学,回到家后,感觉整个人都有些不大好。夫子讲课太沉闷,就连他这样有前世经历,具备成年人心态的人,都止不住要打瞌睡。他实在是佩服那些从族学中走出去的学子,若没足够忍耐力,意志不够坚定的,就会跟钟庆书他们那样,对课业毫无兴趣。
不光如此,猛然间从自由散漫,变成规规矩矩,这也让钟庆然很是不适应。再如何,既然已经答应钟老爷子,起码最初一段时间就算装样子也得装像点。
听说钟庆然现身族学,钟庆竹便拉着钟庆书屁颠屁颠跑来瞻仰,还有模有样跟着一起胡闹。
还好,族学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至少对待学业态度很是端正,那些心不在这上面,被家人逼着来混日子的,讲课期间你睡觉可以,却是决不允许打搅其他人的课业。
心态不同的两方人马,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倒是相处得还算和谐。
待了几天,钟庆然对族学了解深刻许多。
族学先生有限,只大致分为甲乙丙三个班,丙班是连字都还认不全的蒙生。乙班进了一步,那些学习一般,或者无意科举的人,都分配在这里,挪窝的可能性不高。而甲班则都是有志于走科举之路的学子,一般在这里读到考中童生,到了那时,实在家贫的会选择继续在这里求学,但凡有点钱的,都会选择县学,钟正信就是如此。
族学对于一般族人来说,是让他们翻身的好地方,对于富贵加身的钟氏一族各房而言,却有些鸡肋。真有能耐的,都是请先生上门坐馆,钟庆书本来也该有这等待遇,可惜,他自小就像被流放一样,让他进族学,还是家中人有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