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奈年纪小了点,皆被家中爹娘给没收,说好听点是代为保管,说难听点,指不定管着管着就管没了。

  回到房间,钟庆然身姿笔挺地坐在书案前,一页一页仔细翻看百草集。他目前最需要了解的便是三七和生姜,这两种植物能利用的大都是根茎,皆长在地下,若非对它们熟知,就算放在眼前也只会当野花野草对待,钟庆然不认识花生植株就是最好的例证。

  百草集上药草图案不像照片那么清晰,有些偏差在所难免,要不是钟庆然对这些草药都知之甚详,只根据图谱未必就能认出实物。

  三七是钟庆然唯一家传药方的主药,生姜则是作为调味料前途远大。因只有部分地方有药农种植,其余尽皆从山林获取,只等去腥的作用被人获知,便是生姜大发其威的时候。

  钟庆然明知这点,若还不先下一城,实在对不起他爷爷对他的谆谆教导。

  想起上次进山没发现生姜,钟庆然准备过几天再入山找找。既然童氏说山上有,那应该就有,只不过是他没找到罢了。

  时间飞快流逝,终于到了虾塘放苗的时候。钟庆然将红鳌虾根据大小分成三档,一档已经可以上桌,因着虾苗不足,就作为亲虾留存,一档则半大,剩下那些过小的全部放到不足十平米的育苗池里培育,等长到足够大,再放到大池子里。

  现在红鳌虾养殖密度不大,虾塘内有水草等植物,需要人工喂食的数量不多,等到养殖成规模后,投喂量就大了,到时候得有人专门负责投饵。这些事已经被钟庆书钟庆竹两人给揽了过去,钟庆然倒是一身清闲。

  站在塘基上,看着虾塘内水波粼粼,间或有红鳌虾冒出水面,钟庆然成就感满满,转头对着站在边上的钟庆书钟庆竹问道:“你们觉得怎么样”

  钟庆竹背着手,装作老夫子的模样,踱着方步赞许道:“不错,不错”

  钟庆书闷笑不已,习惯性打击:“这才刚开个头,后面什么情况都还未知,你就这么肯定一定能成”

  钟庆竹立即破功,回复原本的样子,搔了搔头,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应答:“我是不清楚红鳌虾的正确养殖方法,现在知道的那点知识,也都是听然小子说的,可我有眼睛看啊你瞧瞧,原本那一大片烂泥田,现在多半都被改建成虾塘,看起来是不是很像那么回事你不会认为庆然在瞎鼓捣吧,反正我不信。”

  钟庆书笑笑不语,他又如何不知道这点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想逗逗钟庆竹。

  除了最开始挖虾塘买石灰花了点钱,以后喂食并不怎么费银子,他手头上并非没人手,与其留在宅子里被人排挤,还不如过来看守虾塘,顺便割些草料、捞些河蚌之类喂食,也算是两全其美之事。

  随着钟家每天生意不断,河湾村一带红鳌虾数量大幅度减少。这点不光钟庆书,就连钟庆竹都看到其中蕴含的商机。这边都如此,鸿泰酒楼东家那边消耗应该更大,想来等到红鳌虾大规模捕捉后,价格必然上扬,到时候他们养的红鳌虾就值钱了。

  否则,以钟庆然预测一年一亩虾塘红鳌虾的亩产量,除非一点都没损失,不然能有百斤收成就极为可观,以三文一斤来算,刨除成本,一年的收获可能还不如种田,他们干吗费心费力做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