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现代版和氏璧
��身如沐春风,可内容却让这个在山上苦等了二十多年的年轻男人有些目瞪口呆。

  直到李云道缓缓回过神来的时候,这才苦笑一声,只不过,如同大菩萨一般的蔡家女人最后那一记甜甜的回眸一笑,却在这位大刁民的脑中埋下了一粒种子,只等着缓缓发芽。

  车内,握着竹签和璞玉的蔡桃夭闭目养神,可脸上的甜笑却许久不曾消失,这一瞬间,蔡桃女人终于从政治婚姻的压力中解脱了出来,余下的,只有满心的温馨:“大刁民,看你也不笨,要把自己的护身符送人却也不知道找个好一点的借口,你以为我没看到你天天把这块璞玉放在手心内,真是个不懂表示的家伙。”

  良久,蔡桃夭才睁开眼睛,笑意更盛:“丫头,答应我一件事。”

  “嗯?”

  “我不在苏州的时候,不许背着我偷偷跟大刁民好。”

  “什么?”

  “反正没有我的同意,你不许跟大刁民好。”

  “切,搞得跟宝贝似的,就那古董一样的家伙,放在哪儿都不起眼,你放心好了,我不但不会跟你抢,要是有哪个女人敢接近他,我就……呵呵”

  在手心中缓缓摩挲着那块璞玉的蔡家女人却微笑着缓缓道:“玉不琢,不成器。你现在看到的,就只是一块没有雕琢过的璞玉,总有一天,你会看到一块现代版的和氏璧的。”

  有时候,生活就如同观看一场己经谢幕的悲剧,无论你再怎么熬夜折腾,也注定无法改变最终的那个悲惨结局。

  有时候,生活不同于悲剧,因为你可以拒绝观看悲剧情节,却永远无法拒绝现实生活的悲剧结局,因为生活,总还是要慢慢进行下去的。

  是的,生活总归还是要继续的,就像蔡桃夭走了以后,李云道的生活又重新进入了初来乍到时的波澜不惊。倒是因为蔡家女人的出现,姓祝的建筑商真的似乎是给足了面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得了什么应诺,反正只要是脏活累活重活,几乎都与李大刁民无关,到后来看实在没什么适合的事情安排给李云道,堪比人精的建筑商最后把李云道安排去清点材料。工地上的材料也不是天天都有到货,按照大刁民的刁劲儿,非常没有出任何事情,相反供应商那边过来的材料只要是有瑕疵的,都被眼尖的李家大刁民一一挑了出来。刚开始祝枝山还不放心,还时常让自己的侄子跑来看看,后来现场观摩过几次李云道清点材料,然后就彻彻底底地撒手不管了。

  只是这份差事可谓是清闲得很,很多时候呈大半天大半天的空着,抽得这个空档儿,李云道开始着手给十力嘉措上课了。谁也不敢想象,这么一个时常还要大人抱在手里的小童居然可以读懂初一的课程,当然,英语除外,因为他的那位李大先生似乎也是一个对英文一窍不通的山里刁民。

  吃过午饭,李云道在那张简易的办公桌上摊开一张报纸,虽然档次是差了些,但好歹也算是笔墨纸样样齐全。十力个头太小,够不着桌子,干脆搬张凳子靠在桌边,同样的报纸,笔墨,只是纸被李云道特意裁小了,笔也是李云道特意去附近一个学校边上的文具店里买的,小号狼毫,唯一与李云道不同的是十力那张小凳子上还有一张由李大刁民为十力特意创作的正楷字贴。

  字字苍劲有力,棱角分明,圆润大气,倒真的与坐在桌边一身中山装的年轻男人有些气质相符。字如其人。

  一大一小,几乎在同一时间沾墨落笔,李云道写的是怀素和尚的《北庭草笔》,小家伙半蹲在凳子前临摹李大家自己创作的《荐季直表》。

  室外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