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五章 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列
��”

  “有,当然有!”孔齐也是当即道,怎么可能没有呢,他每天晚上都要好好地看上一两回,这才睡得着。

  很快,孔齐便把书给李承乾拿了出来,在看之前,李承乾还特意看了一眼夭夭,夭夭感觉到了他的目光,也是抬头看画。

  不得不说……

  仅仅只是随手地翻了几页下来,他这位太子妃的文笔功底已经体现出来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他先是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再想了片刻,又大声地读了出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他越是这样,夭夭便越是脸红。

  看着夭夭的反应,他大概真的懂了,这就是她抄的。

  第一句,就很有她的风格,但是后面的内容,基本上可以确定,抄的可能性很高。

  已经调戏过了夭夭一番,接下来,他倒也是不再把关注点放到夭夭的身上,而是认真地读了起来,其实一开始有点难以看下去,而且,对这又是刘备、又是关羽、又是张飞的,又是董卓的,根本很难代入角色,这就是为什么要有黄金三章,而且,主角前三百字一定要出现,还有角色数量不能描写过多的原因,虽然心中很难静下来,但李承乾还是强迫着自己看了下来。

  只能说……

  他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是,很现实。尤其是那句:“正是: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

  当然,他也觉得这部书的不足之处,便是描写的太过直白了,竟然连景物描写都没有。除了年二十,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这些最基本的任务信息,以及性格描写外,其他不是答,就是曰,对于他这样的新读者来说,就很不友好。

  其实……

  在看这部小说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先承认,夭夭是架空小说之母这样的设定,因为你若是不知道这个设定,那这本书就很可能会读不下去。

  因而……

  在强迫自己看了十几回以后,后面的他都是匆匆一瞥,却也没觉得这书写得怎么怎么的好。

  但既然能卖得那么好,自然便也有它卖得好的道理。

  这就跟很多读者评价的,这本书前几章写的是什么,这么垃圾的书也是大神写的?而大神的粉丝们就会说,这本书的大局观写得很好,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哦!”

  然后有的人便会继续读下去。

  ‘痛!’

  ‘好痛!’

  ‘头好痛!’

  ‘光怪陆离满是低语的梦境……’

  是不是,是不是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要想读得下去,李承乾还需得发现这本书的闪光点。

  而因为孔齐这个是第一版的,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这些前置的条件,当然也便没有用上。

  不然,若是能有一些引导的话,读者在代入的时候,也就更容易了。

  可以说,《三国演义》的爆火,无不跟《红楼梦》的老读者,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正是因为他们的口口相传,这才让后面的《三国演义》在评价上,也是变得越来越高。

  当然,这些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