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章 血溅南宫
sp;外面还不知道如今皇帝病重甚至危急,太上皇此时搞这种事情,虽然不一定能证明就是太上皇害了皇帝,但这个时候太上皇暗里联络外面的一批人,明显就是要搞事情,甚至想要复辟的。

  不管是来济也好还是刘祥道也好,这些龙朔朝重臣,那都是新朝的拥立者和既得利益者,如果皇帝病逝,让太上皇趁乱借机复辟成功了,那么他们绝对会被清算,而且很惨。

  没有谁敢大意,宁错杀,不放过。

  现在御史台要做的事情,就是补一道合法程序而已,一切就是走流程,补办手续,根本不需要怎么认真的去审理调查。

  皇帝和相公们要的都是立马结案,然后马上把这些人全都流往吕宋。

  至于太上皇,把他之前身后的人全都一起流放到吕宋去,换一批人严格监视看守,宫外的守卫也全换人,彻底的封锁上阳宫,绝不再让太上皇有半点机会跟外面联系。

  “天皇情况有多坏?”原御史中丞,现已更名为司宪大夫的佐贰李楷问。

  “做好最坏的准备吧。”

  郝处俊对李楷道,“这段时间,对台里的御史得盯紧一点,人心不能乱,要担负好职责。太子已立,不管未来局势如何变化,我们御史台都要坚决拥护皇太子殿下,拥护垂帘听政的天后。”

  李楷一下子听了这话外之音。

  御史台虽更名宪台,但改的只是名字,职责没变,最大的职责依然是整肃纲纪、察举百官,甚至他们还负有监督宰执的重任。

  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一旦亲自发起对两府宰执的弹劾,那么按例两府宰执就得引咎停职,回家闭门接受调查。一旦弹劾罪名属实,宰相便要辞职或是贬官、罢职。

  若是御史大夫和中丞的弹劾最后查明不实,则御史大夫和中丞要坐罪,或贬或罢。

  总之御史台就是皇帝制衡宰相的一把利剑。

  所以从武德朝到如今龙朔朝,历经四朝,御史台的地位一直都很高,就算是如今,也是与府院的宰执阁老们同列的。

  如今皇帝病危,已经向宰执们托孤顾命,让年轻的皇后垂帘听政,实际代年幼的太子监国。

  这种时候,皇权虚弱,相权膨胀,便越发需要御史台盯着两府宰执,以维持权力的平衡,维持朝堂的安稳。

  李楷是李药师的儿子,李靖的侄子,早年跟秦琅搭档,秦琅做长安县尉,李楷是长安法曹,后来秦琅为镇抚司丞,李楷是参军。

  “这次诸公出手够果决的,应当不会再有反复了吧?”李楷问。

  “翻不起什么浪花了。”

  “卫尉卿李弼是英国之弟,这次他有儿子牵连其中,此事跟英国公是否有关,朝廷如何处置英国公?”

  郝处俊摇了摇头,“李绩那人你也是了解的,行事小心谨慎,这次的事情只是他侄子有参与,他们兄弟有没有参与不好说,但估计是知情的。圣人和相公们的意思,是李绩也一把年纪了,念在他也是劳苦功高,便不深究,我们御史台也不要盯着他。”

  “象征弹劾下也不用?”

  “嗯,不必理会。毕竟李绩的名望摆在那,真要烧到他身上,到时说不得可能还要引出些不必要的枝外意外。圣人也说了,李弼事涉谋逆,绝不轻饶,但对于李绩,特旨不受牵连。”

  “好,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