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岱,都不能小觑对方。

  姜萱一点点分析:“要么自己找个合适地方,聚拢流民发展茁壮。”

  这是第一条路,听着当家做主挺不错的,但实际上缺点很大且不少。一,粮饷军械从何处来?二,还要拿出一套有效实用的训兵章程。且现在好地方都被人占了,还得去占去抢。

  抢占倒还罢,最重要的这是个弱肉qiáng食的年代,弱小时太容易被大势力鲸吞了。

  每一个都是令人头痛的大问题。

  “要么投军,以战功擢升。”

  这是第二条路,上述问题将不复存在。等擢升到一定程度,若发展不合心意,还能谋算带心腹部属出走。

  好是非常好的,可惜前提得军中有人照应。否则,投军只能当底层兵卒,非常难擢升不说,关键是怕被派出当炮灰,完事后反而上头冒领功勋。

  这在军中,实在是太常见了。

  这两条路,各有利弊。姜萱仔细权衡,最后还是觉得,卫桓是不可能投青州军河间军的,这军中无人的话,还是第一条路比较好一些。

  她正要说话,不想沉默了许久的卫桓却先开口了。

  他微蹙了蹙眉,道:“……我有个舅舅,在并州上郡丁洪麾下任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