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火前留名
��,公子日后别让人乱棍把我打出来便好。”

  “呵呵,王掌柜的你说笑了。”

  王富贵呵呵一笑,借着酒劲道:“嘿嘿,老王我可没说笑啊。在老王我看来,纪公子这般有能耐的人,定然非池中之物,日后肯定会飞黄腾达。唉,对了,不知可否求纪公子留副墨宝,日后置于店内,时时瞻仰。嘿嘿公子日后发达了,老王我也可凭着这副墨宝吹嘘一番。”

  火前留名?!

  不过,竟然还有人请自己留墨宝,这倒是新鲜,纪浩不由的笑了笑。

  纪浩在福来客栈住了这么久了,王富贵一直挺照顾自己,纪浩自然不好拒绝他,再说写几个字又不是什么大事儿。

  不过纪浩还是自矜了一句道:“在下行书粗劣,怕是被人遗笑啊!”

  “纪公子过谦了,公子乃人中龙凤,行书必定是极好的!”

  纪浩见推辞不得,只得答应。王富贵忙让人去准备文房用品。

  等客栈的小伙计把文房用品送上来,纪浩提起那支湖笔,蘸饱了墨,沉吟片刻,在那张裁好的宣纸上龙飞凤舞的写出“和气生财”四个大字。

  写完之后,纪浩自觉还算满意。他后世常年临摹董其昌书法多年,倒是还算得其一二分的神韵,此时“和气生财”四个楷体大字一气呵成,倒也有算写得飘逸俊秀。

  若是在大明装才子的话,他的行书,大概算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随即纪浩在落款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又从怀中掏出了自己那一方“烟霞散人”的印鉴,哈了口气,盖了上去。

  这时节文人雅士留个字啊、作个画啊或是做首诗词留题啊,都离不了盖个印鉴。

  这陆峰有个“忘忧斋主”的自号。据他说,他给自己的书房起了个忘忧斋的名字。

  纪浩之前也没有宅第,自然没法弄个陆峰那样的书斋雅号,便随手起了拿刊印是《笠翁对韵》是的笔名“烟霞散人”刻了一方印鉴,以备不时之用。

  不过如今有了宅子,纪浩觉得自己应该也附庸一番风雅,弄了雅致点的书斋名字了。到时自己也去刻一方某某斋主的印鉴去。

  此时的人们自然没有见过董其昌的这种自成一家的行书,王富贵见到纪浩这等飘逸空灵的行书,不禁大声赞好。

  当下他如得至宝的吹干了墨迹,这才小心的折好,让一个小伙计给他放到后院去。

  随后三人又是一番杯来盏往,边喝边聊。

  这一番闲聊之下,纪浩竟然从王富贵口中得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那就是今年登州又有倭寇来袭扰了,而且这次袭扰的地方离得登州府城很近。

  这群倭寇是前天在福山县沿海地区登陆的,并且规模还不小,据说有好几百人。

  这次来抢掠的倭寇还把驻扎在福山的奇山千户所给击溃了。随后在福山县境内四处流窜抢掠。

  据说他们蓬莱县东边跟福山县挨着的东岭镇也都遭了倭灾。

  作为客栈的掌柜,王富贵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这是消息都是王富贵今天刚刚从食客们口中听来的。

  山东的受倭寇之害,自从明初之时便很严重,主要是因为山东在地理位置上离得倭国很近。

  洪武、永�